卷上
关灯
小
中
大
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 鄂公尉迟敬德,性骁果而尤善避槊。
每单骑入敌,人刺之,终不能中,反夺其槊以刺敌。
海陵王元吉闻之不信,乃令去槊刃以试之。
敬德云:“饶王著刃,亦不畏伤。
”元吉再三来刺,既不少中,而槊皆被夺去。
元吉力敌十夫,由是大渐恨。
太宗之御窦建德,谓尉迟公曰:“寡人持弓箭,公把长枪相副,虽百万众亦无奈我何。
”乃与敬德驰至敌营,叩其军门大呼曰:“我大唐秦王,能斗者来,与汝决。
”贼追骑甚众,而不敢逼。
御建德之役,既陈未战,太宗望见一少年,骑骢马,铠甲鲜明,指谓尉迟公曰:“彼所乘马,真良马也。
”言之未已,敬德请取之,帝曰:“轻敌者亡,脱以一马损公,非寡人愿。
”敬德自料致之万全,及驰往,并擒少年而返,即王充兄子伪代王琬。
宇文士及在隋,亦识是马,实内厩之良也。
帝欲旌其能,并以赐之。
太宗将征辽,卫公病不能从,帝使执政以起之,不起。
帝曰:“吾知之矣。
”明日驾临其第,执手与别,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于道路,仰累陛下。
”帝抚其背曰:“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靖叩头曰:“老臣请举病行矣。
”至相州,病笃不能进。
驻跸之役,高丽与靺羯合军,方四十里,太宗望之有惧色。
江夏王进曰:“高丽倾国以抗王师,平壤之守必弱,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
”帝不应。
既合战,为贼所乘,殆将不振,还谓卫公曰:“吾以天下之众,困于蕞尔之夷,何也”靖曰:“此道宗所解。
”时江夏在侧,帝顾之,道宗具陈前言,帝怅然曰:“时匆遽不忆也。
”驻跸之役,六军为高丽所乘,太宗命视黑旗--英公之麾也,候者告黑旗被围,帝大恐。
须臾复曰围解,高丽哭声动山谷,勣军大胜,斩首数万,俘虏亦数万。
郑公之薨,太宗自制其碑文并自书,后为人所间,诏令仆之。
及征高丽不如意,深悔为是行,乃叹曰:“若魏征在,不使我有此举也。
”既渡辽水,令驰驿祀以少牢,复立碑焉。
征辽之役,梁公留守西京,敕以便宜从事不请。
或诣留台称有密者,梁公问密谋所在,对曰:“公则是也。
”乃驿递赴行所,及车驾于相州。
太宗闻留守有表送告人,大怒,使人持长刀于前,而后见之,问反者为谁,曰:“房玄龄。
”帝曰:“果然!”叱令斩腰,玺书责梁公以不能自任,更有如此者,得专断之。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
”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
”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太宗使宇文士及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焉,士及佯为不悟,更徐拭而便啖之。
赵公宴朝贵,酒酣乐阕,顾群公曰:“无忌不才,幸遇休明之运,因缘宠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贵,可谓极矣。
公视无忌富贵何与越公”或对为不如,或谓过之。
曰:“自揣诚不羡越公,所不及越公一而已。
越公之贵也老,而无忌之贵也少。
” 武卫将军秦叔宝,晚年常多疾病,每谓人曰:“吾少长戎马,经三百余战,计前后出血不啻数斛,何能无病乎?” 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
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
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 鄂公尉迟敬德,性骁果而尤善避槊。
每单骑入敌,人刺之,终不能中,反夺其槊以刺敌。
海陵王元吉闻之不信,乃令去槊刃以试之。
敬德云:“饶王著刃,亦不畏伤。
”元吉再三来刺,既不少中,而槊皆被夺去。
元吉力敌十夫,由是大渐恨。
太宗之御窦建德,谓尉迟公曰:“寡人持弓箭,公把长枪相副,虽百万众亦无奈我何。
”乃与敬德驰至敌营,叩其军门大呼曰:“我大唐秦王,能斗者来,与汝决。
”贼追骑甚众,而不敢逼。
御建德之役,既陈未战,太宗望见一少年,骑骢马,铠甲鲜明,指谓尉迟公曰:“彼所乘马,真良马也。
”言之未已,敬德请取之,帝曰:“轻敌者亡,脱以一马损公,非寡人愿。
”敬德自料致之万全,及驰往,并擒少年而返,即王充兄子伪代王琬。
宇文士及在隋,亦识是马,实内厩之良也。
帝欲旌其能,并以赐之。
太宗将征辽,卫公病不能从,帝使执政以起之,不起。
帝曰:“吾知之矣。
”明日驾临其第,执手与别,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于道路,仰累陛下。
”帝抚其背曰:“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靖叩头曰:“老臣请举病行矣。
”至相州,病笃不能进。
驻跸之役,高丽与靺羯合军,方四十里,太宗望之有惧色。
江夏王进曰:“高丽倾国以抗王师,平壤之守必弱,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
”帝不应。
既合战,为贼所乘,殆将不振,还谓卫公曰:“吾以天下之众,困于蕞尔之夷,何也”靖曰:“此道宗所解。
”时江夏在侧,帝顾之,道宗具陈前言,帝怅然曰:“时匆遽不忆也。
”驻跸之役,六军为高丽所乘,太宗命视黑旗--英公之麾也,候者告黑旗被围,帝大恐。
须臾复曰围解,高丽哭声动山谷,勣军大胜,斩首数万,俘虏亦数万。
郑公之薨,太宗自制其碑文并自书,后为人所间,诏令仆之。
及征高丽不如意,深悔为是行,乃叹曰:“若魏征在,不使我有此举也。
”既渡辽水,令驰驿祀以少牢,复立碑焉。
征辽之役,梁公留守西京,敕以便宜从事不请。
或诣留台称有密者,梁公问密谋所在,对曰:“公则是也。
”乃驿递赴行所,及车驾于相州。
太宗闻留守有表送告人,大怒,使人持长刀于前,而后见之,问反者为谁,曰:“房玄龄。
”帝曰:“果然!”叱令斩腰,玺书责梁公以不能自任,更有如此者,得专断之。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
”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
”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太宗使宇文士及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焉,士及佯为不悟,更徐拭而便啖之。
赵公宴朝贵,酒酣乐阕,顾群公曰:“无忌不才,幸遇休明之运,因缘宠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贵,可谓极矣。
公视无忌富贵何与越公”或对为不如,或谓过之。
曰:“自揣诚不羡越公,所不及越公一而已。
越公之贵也老,而无忌之贵也少。
” 武卫将军秦叔宝,晚年常多疾病,每谓人曰:“吾少长戎马,经三百余战,计前后出血不啻数斛,何能无病乎?” 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
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
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