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干部子弟市长居思源空降江平

关灯
子边上,问居思源:“居市长,是回……还是就在这儿?” “回去吧。

    ” 车子往江平市政府开。

    路上,居思源接到孙浩然的电话,居思源哈哈一笑:“我这可是流放啊!” 大概是因为马鸣和司机也在,居思源又补了句:“严格说叫到基层。

    ” “基层?居大市长刚到江平就开始谦虚了,好,谦虚是革命者的本色。

    什么时候回来?我和王河他们等着给你喝上任酒呢。

    ” “喝酒就喝酒,说什么上任酒?行啊,过两天回去,好好喝下。

    ”居思源这说话的口气跟上午在台上说话完全不一样了。

    市长和普通人也就是一瞬之隔。

    前一秒是市长,后一秒就回归到了普通人。

    要看一个人的本质,最好就是与朋友间。

    朋友间肝胆相照,能看得通亮。

    因此,朋友间说话也就无所顾忌,哪儿像在官场上,得绕着弯,再绕,直到绕得基本解不开了,再说出来。

    说出来的,那不叫话,那叫谜。

     马鸣坐在副驾位上听着,心想,这跟居市长说话的人,一定得是居市长十年以上的哥们儿,否则不可能有这样的问答。

    在政府当秘书,听话听音是基本素质。

    光听话听不懂音,那是传声筒;光听音听不清话,那是瞎琢磨。

    高明的秘书,在听与不听之间,在听声与听音之间。

    马鸣当然还没修到这份儿上,他才当了三年的秘书。

    他选择的做法是只听不说,大部分话到了他耳里,便等于撞上了墙壁。

    如果领导不愿开发,那墙壁连回声也是没有的。

     居市长的房间已经整理好了,是个套间。

    市政府办公大楼后面特地建了一幢二层小楼,专供来江平工作的外地领导居住。

    目前在里面居住的,还有两位。

    一位是中组部派下来的挂职常委、副市长向隽,另一位是从外地调来的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光辉。

    现在加上居思源,一共三位。

    这房子是按星级宾馆的标准建设的,一个套间包括会客室、卧室、洗手间和小储藏室。

    家电一应俱全,冷热水全天供应。

    隔壁就是政府食堂,虽然领导们难得在政府食堂吃上一餐,但必须得有。

    领导们有时要夜宵,或者领导家属来了,也得在食堂里对付。

    吃食堂在近几年,又慢慢成了官场饮食文化中的时尚。

    到哪个单位,或者到县市区,首先就提出来要吃食堂,领导的意思是食堂干净、节约。

    殊不知,进食堂比进饭店更让下属花心思。

    在食堂里,既要体现节约,又要让领导吃出特色。

    比如江平市的一些机关食堂,就很有些特色。

    像流水县的县委食堂,讲究的是诗意氛围,一个字“雅”,这里的食堂几乎与五星级大酒店的餐厅接轨了,一间足足有二百平方米的大厅,中间放一张圆桌,那个气派,那个讲究,并不是所有五星级酒店能够做得到的。

    流水县的菜也不同一般,往往都是数量不多,但档次上却是难得。

    据说在流水县食堂吃饭,连续三餐可以吃到正宗的川菜、徽菜和杭帮菜。

    省直有些部门的领导,有时专程到流水考察,点名要吃食堂。

    相比之下,桐山县的政府食堂,则在“野”字上下工夫,在那里,只要山野有的野味,几乎都能尝到。

    桐山县委书记李朴,本来就是个有些“野气”的人,他的口头禅是“到了桐山,靠山吃山”!此话不假,这年头,野味多得很,可是,真正的新鲜的活蹦乱跳的野味,又有多少?桐山的野味,大到野猪,小到蚕蛹,当然还有一些山野你能听出声音却不太容易看到的野鸟。

    在桐山这江平唯一的山区县,搞到这些野味并不难。

    但是到了市里,想吃到却只能是“奢想”了。

    桐山食堂以野取胜,竟也成了江平机关食堂中的一块招牌。

    不过这牌子并没打多久,去的人太多了,李朴只好下了条死命令:关门。

    这事在江平官场还真成了一件憾事。

    据说原来桐山食堂的那个炊事员,后来竟被请到市里某饭店执掌大厨,结果自然是不成功,野味不同了,岂能有桐山之效果?当然,食堂当中更多的还是那些机关食堂,说是食堂,其实对外就是饭店。

    档次还很高,设施也很齐全。

    这些食堂,几乎都被专人承包了。

    单位开会,在食堂;关系单位请客,就近吧,也在食堂。

    到了年终,食堂自然会给单位大大小小的人头福利。

    而且,这些食堂都在吃饭的同时,充当了另外一重角色:领导休息处。

    很多食堂都设有高档休息室。

    领导们酒多了,或者有些累了,就到高档休息室休息会儿。

    这里方便、安静又安全。

    前两年,江平某单位的食堂就出了一件大事。

    承包食堂的女经理,被单位一把手的老婆给带人打了。

    据事后报道,此经理乃是单位一把手之情人也。

    开了食堂,既给情人找了条生财的路子,又给彼此幽会找了条可靠的通道。

    谁承想就东窗事发了呢?在江平政府论坛上,早前几个月,还有好事者专门发表了一篇《江平食堂调查》,煞有介事,引来不少围观。

    自然,这帖子很快就被“密”下去了。

    不过,由此可见,“请领导到食堂吃饭”,正在江平这块热土上,引导着官场饮食文化的新潮流。

     居思源到房间后,马鸣到楼下休息室去了。

    他给池静发了个短信,说一切顺利。

    又打了个电话回家,保姆接了,他请保姆转告九十岁的老爷子,他已正式到江平上班了,请老爷子放心。

    另外,请保姆对老爷子血压多关注些。

    前天他回家,看见老爷子脸色有点泛红。

    记着按时吃药,运动时要有人跟着。

    他叮嘱保姆,保姆也五十多了,说,放心,居厅长,没事的。

    这保姆居思源当然放心。

    早些年,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个人住在省委高干楼里,寂寞得很。

    居思源和居霜给他找了好几个保姆,都很短时间就处不下去了。

    现在这个,是居思源到江北调研时,当地的县委书记给介绍的。

    保姆三个孩子都在省城工作,也识得些字,懂大体。

    来了后,跟老爷子越处越好,就像父女一般。

    一晃就十年了,她几乎成了老爷子的拐杖,成了老爷子的依靠。

     两点半,居思源起来稍稍漱洗了一下,并没有到市政府,而是直接到了市委。

     江平市委在长江路上,而市政府在人民路上,两地相距大概五公里。

    从市政府到市委,必须要穿过大半个市区。

    江平是个中等城市,市区人口一百万多一点,在江南省处于仅次于省城的第一方阵。

    居思源一路看着市容,不时地皱皱眉。

    以前,他多次到过江平,也没有好好地注意。

    现在,他是市长了,他得认真地看看市容。

    这一看,他不得不从心里生出两个字:“乱”与“旧”。

    是该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