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好孩子

关灯
阎埠贵的红星小学是个集合体,不单是轧钢厂的子弟学校,机械厂、炼钢厂、面粉厂的子弟也在那上学。

     在这个以集体荣誉为荣的年代,身份上,前后院就有隔阂。

     中后院的轧钢厂员工骨子里有种大厂的优越感,看不起前院的一盘散沙,也怪前院,九户人家,愣是没有同单位的。

     可惜了,又没看见四合院一美。

     都不上厕所的吗? 杨庆有暗自叹息。

     夕阳西下,只留一丝红霞,远远的传来声声钟响,大伙开始清理地面上残留的泥土。

     五点了,工人们已经开始下班,各位姐婶们着急回家做饭。

     “先别着急走。

    ” 杨庆有匆匆洗了把手,回到内屋,取出早就晾在炕上的烧饼。

     邻居帮你是人情,送邻居烧饼同样也是人情。

     “谢谢杨哥。

    ” 冯勇最积极,毫不客气的接过烧饼,就往嘴里塞。

     “想得美,还没到饭点,吃什么吃。

    ” 冯婶夺过烧饼,踢了一脚自家儿子,转头对杨庆有道谢:“小杨,那婶就不客气了。

    ” 客气的不是三分钱,是那二两粮票。

     “嗨,说这话多见外。

    ” 一共也发不了几个烧饼,东厢的李师傅全家就俩人,一个上工,一个上学,没来帮忙。

     剩下的即使大人没来,孩子都没落下,全蹲院门后和泥巴玩。

     杨庆有没区别对待,凡是来人的,一家不落,一共送出去了八个烧饼。

     这年头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除了冯勇,剩下的全都拿着没吃,美滋滋的往家跑, 尤其是李奶奶的孙子,边跑边喊:“奶奶,杨哥给咱家一个烧饼。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吆喝不得了。

     在院门一块玩的孩子中,有一名人,曰:棒梗。

     俗话说好,小孩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八岁的棒梗以得贾张氏三分真传,堪称95号孩子王,没小孩敢惹。

     只见他拽着杨庆有的衣角,瞪大了双眼,理直气壮的问道: “我们家的烧饼呢?赶快给我。

    ” 杨庆有一脑袋问号,这谁家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哪家的孩子?” “我叫棒梗,贾东旭是我爸。

    ” 哦! 一美的儿子,难怪。

     杨庆有恍然大悟。

     小杨同志一脸坏笑:“那你妈妈叫什么?” “我妈是秦淮茹。

    ” “就是见天蹲水池旁洗衣服的那个吗?” “啊?你管这么多干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 “你不说,我怎么确认你是棒梗,万一是别院的孩子冒充的,岂不是让别人占了便宜。

    ” 这会儿八岁的棒梗已经开始迷糊了。

     “额....洗衣服的有好几个。

    ” 杨庆有谆谆教导:“那你妈妈有什么特征。

    ” 棒梗歪着脑袋,开始努力回想应该怎么描述自己妈妈。

     “我妈漂亮,头发最长,屁股最大。

    ” 棒梗呲着大牙,对自己的描述很满意。

     还得是你啊棒梗。

     杨庆有揉了揉小屁孩的蘑菇头,笑道:“好孩子,没错,你就是棒梗。

    ” 说罢,把油纸包里的最后一个烧饼,给了面前的小屁孩。

     喜欢年代:悠闲的日子请大家收藏:()年代:悠闲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