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好孩子

关灯
要说四合院有坏人,有,肯定有,哪个时期没坏人? 要说四合院里邻里关系好,其实也挺好,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有帮人或被帮的一天,为自己考虑也不能处的太坏不是,毕竟远亲近邻嘛! 杨庆有这会就体验到了远亲近邻的好处。

     “冯嫂子,水太多了,成泥汤了。

    ” “啊!儿子,再去铲两锨土。

    ” 冯师傅的儿子,冯勇幽怨的瞅了眼自个老妈,拿着铁锨出门。

     “朱婶,您看这样成吗?” 朱师傅他媳妇成了现场专家,全因朱师傅权威,他媳妇顺道成了专家。

     杨庆有就是听了朱婶的话,这才把灶台加到窗边,和土炕连到一起,美其名曰:做晚饭时可以顺道烧炕。

     于是杨庆有和一帮老娘们在朱婶的指挥下,干的有条不紊,一塌糊涂。

     “成,挺好的,就这么垒,后面再加高一点,烟囱不高一点,烧饭时呛人。

    ” “啊?那加了烟囱,炕不就不热了。

    ” “说的也是,也不能不要烟囱,总不能天热了还烧炕吧!” “那院里谁家还有灶台,咱过去看看呗!” “没人用了,大家都用煤球做饭,烧柴太贵。

    ” 杨庆有总觉得迷之自信的朱婶不可信,奈何他又不懂,没法反驳。

     “那就按您说的来,咱们砖多,到时不成拆了重垒。

    ” 拆了重垒这四个字,对朱婶的刺激有些大。

     “这是打你朱婶脸呐,保准成,错不了。

    ” “得嘞,听您的。

    ” 最后还是有人看不过去。

     “烟囱上面加块砖,冬天堵上,夏天挪开。

    ” 冯婶的一句话,把杨庆有和朱婶从烟囱困境里解救了出来。

     灶垒的怎么样先不说,反正大家伙挺快乐的。

     当然这是前院的邻居们。

     四合院看似一个整体,大家又仿佛泾渭分明。

     就和村里生产队一样。

     明明大家一个村,各生产小队内部总要亲近一些。

     95号院也是如此。

     就像现在,倒座房的活就没见中院的出来帮忙,都是前院邻居们伸把手。

     前中后三院,前院自成一体,人多事少,三大爷不顶事,也就意味着不管事,颇有些无为而治的味道。

     邻居们只好自个争气,减少邻里矛盾。

     虽说一大爷是全院的一大爷,但他首先是中院的管事大爷,所以前院的人还真不见得有多愿意搭理他。

     再说这会儿他还不是八级工,一个六级钳工放工厂里没啥稀奇的,回院里也就没了特殊光环的加持。

     听院里老娘们扯了半天犊子,杨庆有也大概摸清楚了四合院现状。

     中院吧! 一言难尽。

     爹跑没妈的傻柱是个惹祸精,隔壁贾张氏有张破嘴,贾张氏的邻居也不是省油的灯,是个没占着便宜就算吃亏的主,头顶还有个万事伸手的管事大爷。

     简单来说,是个火药桶,不点都炸的那种,也亏是易中海,换别人一天不炸上三回都是轻的。

     后院也不容易。

     聋老太太不敢管,许大茂不能管,剩下的那五户,个个牙尖嘴利,就二大爷那张破嘴,正常话都说不明白,管起来更费劲。

     整个95号院,最让杨庆有疑惑的是,仿佛安排好一样,中后院全是轧钢厂的人,前院则一个轧钢厂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