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春秋时期,有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现实解说】“不喝茅台,就要喝拉菲,拉菲更贵。

    ”某官员谈“官员喝茅台”的问题时这样说,令人无语。

     1.26(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百姓,用刑法来限制百姓,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统治者以身作则来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规范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 【解析】两种统治方法,区别是这样的。

    前者是暴力的统治,告诉老百姓什么不许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这样老百姓只有恐惧,没有尊严,因此谈不上什么荣辱感,没有廉耻也不需要廉耻;后者不同,后者温柔并且很给面子,首先是统治者以身作则,老百姓跟着做都是有面子的事情。

    其次礼和刑是不同的,礼是告诉你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因此谈不上威胁,然后人们觉得按照礼去做就很有档次。

    所以,这种统治方法让人有自尊,所以就有廉耻感,就会主动地遵守规矩。

     第一种统治方法就是统治者拿着鞭子,对老百姓说:“你们不能这样做,否则,就惩罚你们”;第二种统治方法是,统治者对老百姓说:“你们看,我们应该这样做。

    ”随后,统治者带头做。

     在民主社会实现之前,统治者是缺乏监督的。

    因此,“导之以德”就是最好的统治方法了,就是自我监督,这样的君主就是好君主。

    但是,靠自觉是不能长久的,民主社会是“导之以德”之上的层次。

     这依然是孔子对鲁定公谈治国,这段话非常精辟,直抵要害。

     正是因为几次交谈下来孔子的话打动了鲁定公,鲁定公在不久之后任命孔子为中都宰。

    中都是哪里?中都宰是干什么?中都是鲁国的一处地名,按鲁国的规矩,有宗庙的所在称为都,否则称为邑。

    中都有鲁国宗庙,因此称为都,地点在今山东汶上西。

    中都宰就是中都地方行政长官,今天的说法就是中都市市长。

     而中都是鲁国公室不多的几块自留地,因此孔子算是鲁国官员,而不是三桓的家臣。

    从民办教师,孔子一夜之间野鸡变凤凰。

    要知道,孔子不是鲁国公族,在这个特别看重出身的国家,能够成为中都宰算是个奇迹了。

     【现实解说】客人分三等,第一等,来到家中,主人说:“随便啊,跟到自己家一样。

    ”第二等,来到家中,主人带着熟悉地形,告诉客人:“这是你的卧室,那边是卡拉OK,饿了可以去厨房找吃的。

    ”第三等,来到家中,主人吩咐:“那边不能去,这个不能用。

    ”三种感觉截然不同,第一等像亲人,第二等像朋友,第三等好像是防贼。

     老百姓就是这样,你把我当亲人,我把你家当我家爱护;你把我当朋友,我把你家当朋友家小心对待;你把我当贼,嘿嘿,那我也不会客气了。

     1.27(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