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齐心协力 从早骂到晚,从夏骂到冬?……

关灯
都行。

     然而就像小芳所说,一个扫帚用半年,做扫帚的人又年年做,以至于家里也存了不少,就挑最好看的拿十来把。

     每个扫帚头都很大,几下就能把堂屋打扫干净。

     小芳看着老头老太太们脸上的喜色,“是不是比供销社卖的好?一样的价格也合算吧?” 众人说不出违心话。

     有个老太太忍不住感慨:“来这一趟我的兜算是空了。

    ” 方剑平笑道:“我们可没有忽悠你们乱买。

    ”顿了顿,“你们买回去后悔了可以卖。

    价格翻一倍我们都不眼红。

    ” 扫帚不值钱,跟一两斤桃子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东西好。

     扫帚把特实在,肯定不会像他们以前买的用十天半月就散开。

    扫帚头看起来收拾的也挺好,不论扫还是晃,都不会有东西落下来。

    单单这一点就比工厂的干净。

     小芳怕他们犹豫一会儿不想买了,趁热打铁,“拿一把?” “拿一把!”有个老太太想想家里的扫帚都秃了,看向张老九,“你说了,送我们一个扫床的小把子。

    ” 小芳问编东西的老人:“多吗?” “多是多,都是给村里人和亲戚做的。

    ”老人为难。

     小芳:“让他们等着!” 老人面露喜色,“你这样说我就不怕了。

    ”立即招来几个孩子让他们去他家拿。

     结果等这些老头老太太到村头,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扫帚,一篮子水果,水果上面还放着一个婴儿手臂那么长的小扫把。

     张支书等人糊涂了,“这是……?” 什么情况啊。

     小芳:“除了水果上面的这个,这些都是他们买的。

    ” 王秋香震惊:“这这扫帚也能卖钱?” 城里来的老头好笑:“你这话说的。

    这东西不能卖,我们用的总不能是自己编的吧?” 王秋香点头:“我们用的就是自己编的。

    ” 方剑平忍不住说她:“那是咱们村有。

    农场的人谁会?再说了,就算会,他们不种地没有高粱拿什么编?就算编这个也得有时间。

    一个得一两天。

    ” 一众老人不禁转向他,“需要这么久?” 小芳:“你们拿的都需要这么久,因为他给村里人编的,不好糊弄。

    工厂做的话顶多半天。

    ” 众人顿时觉得占大便宜了。

     幸好他们闲着没事不怕热来一趟,否则哪有这种好事啊。

     有个家里人口多,买了两筐水果的老太太就问,“还有吗?再给我拿两个,给我儿子一个闺女一个。

    ” 编筐和做扫帚的两家人都跟过来了,小芳就转向他们。

     做扫帚的老人就说:“有是有,但是没有这些好。

    这是我挑的最好的。

    ” 那老太太说:“你们觉得不好是跟自己比,跟别人比肯定好。

    要是有点瑕疵,你少要我一分钱不就行了。

    ” 钱是不能少的。

     小芳道:“快晌午了,我们给你们拿点菜吧。

    ”指着身后的麦秸垛,“用麦秸捆一下。

    ” 有个老太太赶忙说:“姑娘,我的兜可被你掏干了。

    ” “不要你们的钱。

    ”小芳好笑,“这时候的菜便宜,一分钱一斤都不好卖。

    ”指着自家墙外,“那些豆角,你们可以自己摘,一人摘一两斤。

    不要豆角也可以摘扁豆或者摘苋菜。

    但咱们得说好,最多两斤,一人只能摘一样。

    ” “这可是你说的?”众人顿时摩拳擦掌。

     小芳点头。

     这些人立即放下东西,让编扫帚的老头给他们每人拿两把,他们摘菜。

     方剑平一看有人往东去,赶紧叫一枝花,“你快去看一下,别去老太婆家。

    ” 一枝花离高氏家近,赶紧过去把人带去她家院里摘黄瓜。

     高氏出来骂一句,生意就全毁了。

     大概十几分钟,一众人回来,小芳瞧着都没多摘也没再让张老九称。

     这么多东西一辆车肯定拉不完,张支书就让人驾三辆驴车,连人带东西一块送过去。

     他们一走,众人聊开了。

     当属王秋香的声音最大,大呼小叫,“这些城里人怎么啥东西都缺啊?” 小芳:“张小草缺什么他们缺什么。

    ” 王秋香想到了,张小草也来村里拿过扫帚。

    因为她经常私下里给村里的牲口看病,牲口是集体的,所以她没给过钱。

     大伙儿又觉得不值钱,以至于都没想过小小的扫帚也能卖钱。

     王秋香转向编扫帚的那家人,“今儿卖了不少吧?” 张支书一听话音直觉不对:“你也想编了卖?” “我——我又不会。

    ” 张支书:“那就是以后你找他买?” “那哪行!”一听要钱跟要她的命似的。

     小芳:“那你问啥?羡慕人家赚钱?你家的那份高粱头给人家,人家也没缺你的扫帚用。

    再说了,你不会编,留在家里也是烧火。

    以后还得拿钱去供销社买。

    ” 此言一出,羡慕他们的人都冷静下来,可不就是这个理吗。

     王秋香摆手:“我就随口一说。

    ” 小芳心说,你说者无心,别人听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