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关灯
小
中
大
来,殿前行礼,道:“臣等是河南籍。
” “有住在黄河边上的吗?还记得黄河水患的时候是什么样,若还没忘本的话就站出来说说!”雍正冷哼一声。
这还有谁敢忘本?几名河南籍的臣子中,还真有两人是在开封一带长大,提起幼时曾遭水患,死者甚众,饿殍遍地的情形,其中一名老臣当场落泪。
雍正却提高了声音道:“就是这样的河南省,昔年饱受水患困扰的地界儿,这两年来田文镜却凭他河南的一省之力,没要朝廷的一文钱,就重新修葺了黄河两岸的大堤。
” “你们这些成日价坐在京里的京官,在这里人人指责唾骂田文镜的时候,他在亲自带着人修河堤……” 雍正立在龙座跟前,居高临下,说得慷慨激昂。
说来这只是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
雍正在康熙朝之时做了那么多年的掌部阿哥,将天下的弊病都看透了,所以他才想要改。
田文镜是他推出去改革的急先锋,新政推行时有时难免用力够猛,过于刻厉,但归根结底,他所惹恼的,是那一票被动了利益的人,换言之,就是那些官绅。
“所以,你们当中谁敢站出来说一句,天下人都在骂田文镜的,有这个底气的,来,到朕跟前来,大声告诉朕,是谁给你的底气让你说这话的?” 勤政殿里登时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敢接口。
有些臣子被龙椅上的皇帝这一番挖心掏肺诉衷肠的话所感动,低下头去用袖子抹眼角。
早先那几位河南籍的官员索性都趴在地上高呼:“皇上圣明!” “不是朕圣明,是因为有人在顶着你们给他横加在身上的骂名在做实事!”雍正一口气喷完,口也干了,略略偏头,想要坐回去,偏生眼角的余光扫过静静立在大殿角落的一个人,看见这个人影,雍正心头登时一凉,整个人失了支撑,跌坐回龙椅中去。
他低声喃喃地道了一声:“舅舅——” 隆科多似乎充耳不闻,默然无声地静立在大殿的角落之中,似乎他这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这里。
勤政殿里朝臣们并未注意到皇上的异样,被雍正痛斥了一番田文镜被弹劾的理由之后,这些人彼此望望,不知该如何收场。
只有廉亲王允禩似乎算到了雍正会这样奋力回击,他在雍正跌坐回龙座之后淡淡地笑了起来,道:“差点忘了,臣等今日来议的,好似不是田文镜之事,而是八王议政吧!” ——隆科多到了,这最后一环,就扣上。
此间就只剩下看戏,看那被困之人徒呼荷荷,垂死挣扎了。
廉亲王骄傲地想。
然而就在此刻,前来议政的下五旗旗主之中,镶红旗旗主平郡王纳尔苏突然起身,冲廉亲王允禩恭敬而谦和地问道:“八王议政虽是祖制,但是先帝在时就已多年不曾动用了。
如今廉亲王建议恢复,又当如何恢复,八王议政,又到底议哪些政务呢?” 纳尔苏表现得非常恭敬,仿佛一名漏掉夫子早课的学生。
可是廉亲王听了心里却一动:这一问,完全不在计划内呀。
第413章 昨夜石咏到访荣府,与纳尔苏只谈了短短片刻。
可是这片刻已经足以让纳尔苏辗转反侧一夜的了。
昨夜最触动纳尔苏的,并不是石咏劝他“关乎废立”的那些话,其实最重要的只有那一句:石咏说他从怡亲王府来。
十三阿哥是什么样的人物,纳尔苏再清楚不过了。
而昨夜石咏似乎对这次下五旗旗主进京,要求恢复“八王议政”的计划一清二楚,那么便意味着十三阿哥对此事也早已尽知。
纳尔苏心里才起了担忧,他原本认定已经十拿九稳的“逼宫”,如今看来,已经生了绝大的变数,因此纳尔苏不得不为自己找找后路。
除此之外,纳尔苏还自行脑补了七七八八,想到福晋的堂弟贾琏当年也是靠着十三阿哥的支持,才免祸得官的。
如今怡亲王的人来提点,恐怕也是不忍贾家再次受累。
当初石咏没说过的,纳尔苏想象力丰富,全部自行脑补到了。
可见石咏昨夜采用的那“言简意深”的策略,在纳尔苏身上完全发挥了作
” “有住在黄河边上的吗?还记得黄河水患的时候是什么样,若还没忘本的话就站出来说说!”雍正冷哼一声。
这还有谁敢忘本?几名河南籍的臣子中,还真有两人是在开封一带长大,提起幼时曾遭水患,死者甚众,饿殍遍地的情形,其中一名老臣当场落泪。
雍正却提高了声音道:“就是这样的河南省,昔年饱受水患困扰的地界儿,这两年来田文镜却凭他河南的一省之力,没要朝廷的一文钱,就重新修葺了黄河两岸的大堤。
” “你们这些成日价坐在京里的京官,在这里人人指责唾骂田文镜的时候,他在亲自带着人修河堤……” 雍正立在龙座跟前,居高临下,说得慷慨激昂。
说来这只是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
雍正在康熙朝之时做了那么多年的掌部阿哥,将天下的弊病都看透了,所以他才想要改。
田文镜是他推出去改革的急先锋,新政推行时有时难免用力够猛,过于刻厉,但归根结底,他所惹恼的,是那一票被动了利益的人,换言之,就是那些官绅。
“所以,你们当中谁敢站出来说一句,天下人都在骂田文镜的,有这个底气的,来,到朕跟前来,大声告诉朕,是谁给你的底气让你说这话的?” 勤政殿里登时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敢接口。
有些臣子被龙椅上的皇帝这一番挖心掏肺诉衷肠的话所感动,低下头去用袖子抹眼角。
早先那几位河南籍的官员索性都趴在地上高呼:“皇上圣明!” “不是朕圣明,是因为有人在顶着你们给他横加在身上的骂名在做实事!”雍正一口气喷完,口也干了,略略偏头,想要坐回去,偏生眼角的余光扫过静静立在大殿角落的一个人,看见这个人影,雍正心头登时一凉,整个人失了支撑,跌坐回龙椅中去。
他低声喃喃地道了一声:“舅舅——” 隆科多似乎充耳不闻,默然无声地静立在大殿的角落之中,似乎他这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这里。
勤政殿里朝臣们并未注意到皇上的异样,被雍正痛斥了一番田文镜被弹劾的理由之后,这些人彼此望望,不知该如何收场。
只有廉亲王允禩似乎算到了雍正会这样奋力回击,他在雍正跌坐回龙座之后淡淡地笑了起来,道:“差点忘了,臣等今日来议的,好似不是田文镜之事,而是八王议政吧!” ——隆科多到了,这最后一环,就扣上。
此间就只剩下看戏,看那被困之人徒呼荷荷,垂死挣扎了。
廉亲王骄傲地想。
然而就在此刻,前来议政的下五旗旗主之中,镶红旗旗主平郡王纳尔苏突然起身,冲廉亲王允禩恭敬而谦和地问道:“八王议政虽是祖制,但是先帝在时就已多年不曾动用了。
如今廉亲王建议恢复,又当如何恢复,八王议政,又到底议哪些政务呢?” 纳尔苏表现得非常恭敬,仿佛一名漏掉夫子早课的学生。
可是廉亲王听了心里却一动:这一问,完全不在计划内呀。
第413章 昨夜石咏到访荣府,与纳尔苏只谈了短短片刻。
可是这片刻已经足以让纳尔苏辗转反侧一夜的了。
昨夜最触动纳尔苏的,并不是石咏劝他“关乎废立”的那些话,其实最重要的只有那一句:石咏说他从怡亲王府来。
十三阿哥是什么样的人物,纳尔苏再清楚不过了。
而昨夜石咏似乎对这次下五旗旗主进京,要求恢复“八王议政”的计划一清二楚,那么便意味着十三阿哥对此事也早已尽知。
纳尔苏心里才起了担忧,他原本认定已经十拿九稳的“逼宫”,如今看来,已经生了绝大的变数,因此纳尔苏不得不为自己找找后路。
除此之外,纳尔苏还自行脑补了七七八八,想到福晋的堂弟贾琏当年也是靠着十三阿哥的支持,才免祸得官的。
如今怡亲王的人来提点,恐怕也是不忍贾家再次受累。
当初石咏没说过的,纳尔苏想象力丰富,全部自行脑补到了。
可见石咏昨夜采用的那“言简意深”的策略,在纳尔苏身上完全发挥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