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打“胡子”
关灯
小
中
大
民党的第5集团军上将总司令,一个成了国民党东北挺进军第1集团军上将总指挥,又出生入死地打共产党。
(黑土地上的“胡子”是很有“魅力”的,谢文东、李华堂这样的“胡子”更有“魅力”——笔者将在另一部作品中加以探究。
)“四大旗杆”倒后,一听到“贺晋年”这个名字,一些“胡子”就望风而逃了。
有的老人说,后来在江西剿匪,一听到“贺晋年”的名字,土匪也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贺晋年老人笑了:真这样可就麻烦了,跑得快不好追呀! 杨子荣和他的战友们 ——黑土地英雄谱之三 往从红军到八路军到解放军的英雄序列中,很难找到一个像“杨子荣”这样响的名字了。
其实,生活中的英雄,比舞台上的英雄更实在,更高大、辉煌。
杨子荣名宗贵,字子荣。
1917年生于山东牟平县隅呷河村,13岁随父母渡海到安东,往缫丝厂当过童工,在鸭绿江上当过船工,在鞍山当过矿工。
1943年回山东,1945年8月参军。
10月,沿着当年父母闯关东的老路,到达东北。
用今天的话讲,杨子荣当时是个“老炊”,他29岁,比连长、指导员年纪都大,当个炊事邑应该蛮合适的,他也确实干得挺好。
一个人来到k界上走一遭,在远非72行中的行当中,只有当他的爱好、学识和气质与他从事的那一行相吻合时,生命才能爆发出最大的能量。
比如陈景润曾是个不称职的中学教师,可是你把辽沈地区所有中学特级教师集中起来,也不一定能证明“1十2”这个命题。
而本节主人公,牡丹江军区2团3营7连炊事班战士杨子荣,则是个天生的优秀侦察员。
一次,杨于荣和团副政委曲波,偶然谈到侦察问题,他说:我化装一下,你在人群里认不出我。
曲波不信,两人打赌,谁输了买糖请客。
曲波和几个人在集市边上瞅着,人走光了也没见到杨子荣,正纳闷儿,一个穿件破棉袄的老头又走回来了,头上顶个瓦盒,腋下夹个瓦盆,拄根棍子,弯腰驼背,鼻涕涎水的。
几个人都觉得蹊跷,可若不是杨子荣拍了谁一下肩头,大家还是认不出来。
而且,1。
80米山东汉子,魁梧健壮,臂力过人,腿脚飞快。
翻山越岭像只鹿,跳进水要是条龙,还有几下子武功。
记忆力也特别强,简直过目不忘。
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胆大心细,足智多谋,机敏果敢。
这些条件,人选今天千里挑一的反劫机之类的特种部队,也是够格的。
1946年3月26日,在林口县杏树村战斗中,杨子荣荣立特等功,成为战斗英雄,这是个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盘踞着400多“胡子”。
周围是一人多高围墙,各角有炮楼。
围墙外是4米多宽、2米多深的壕沟,壕沟外是鹿砦。
爆破鹿砦没有成功,几次攻击都没打下来,“胡子”火力很猛,轻重机枪“哗哗”扫射,炮弹在身边吐光爆炸。
部队被压在鹿砦前,双方在硝烟浓雾中对峙着,第一排炮弹就在村中溅起一片嚣叫声。
现在,这声音更大了。
——三老四少的行行好吧,别打啦! ——“兔子不吃窝边草,”都拖家带口的,到别处去打吧! ——小三子呀,再打咱家全完啦!…… “胡子”是几股凑在一起的,内部涣散,没有统一指挥。
但围住强攻,就会拚命。
而且雾快散了,“胡子”枪法好,那样伤亡会更大。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杨子荣脑子里成型了。
他对副班长说:我进去看看,让他们投降。
全班同志大吃一惊:不行!大危险! 杨子荣已从鹿砦前站起来,挥动一条白毛巾,大声喊:弟兄们,别打枪,我要和你们当官的讲话。
(黑土地上的“胡子”是很有“魅力”的,谢文东、李华堂这样的“胡子”更有“魅力”——笔者将在另一部作品中加以探究。
)“四大旗杆”倒后,一听到“贺晋年”这个名字,一些“胡子”就望风而逃了。
有的老人说,后来在江西剿匪,一听到“贺晋年”的名字,土匪也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贺晋年老人笑了:真这样可就麻烦了,跑得快不好追呀! 杨子荣和他的战友们 ——黑土地英雄谱之三 往从红军到八路军到解放军的英雄序列中,很难找到一个像“杨子荣”这样响的名字了。
其实,生活中的英雄,比舞台上的英雄更实在,更高大、辉煌。
杨子荣名宗贵,字子荣。
1917年生于山东牟平县隅呷河村,13岁随父母渡海到安东,往缫丝厂当过童工,在鸭绿江上当过船工,在鞍山当过矿工。
1943年回山东,1945年8月参军。
10月,沿着当年父母闯关东的老路,到达东北。
用今天的话讲,杨子荣当时是个“老炊”,他29岁,比连长、指导员年纪都大,当个炊事邑应该蛮合适的,他也确实干得挺好。
一个人来到k界上走一遭,在远非72行中的行当中,只有当他的爱好、学识和气质与他从事的那一行相吻合时,生命才能爆发出最大的能量。
比如陈景润曾是个不称职的中学教师,可是你把辽沈地区所有中学特级教师集中起来,也不一定能证明“1十2”这个命题。
而本节主人公,牡丹江军区2团3营7连炊事班战士杨子荣,则是个天生的优秀侦察员。
一次,杨于荣和团副政委曲波,偶然谈到侦察问题,他说:我化装一下,你在人群里认不出我。
曲波不信,两人打赌,谁输了买糖请客。
曲波和几个人在集市边上瞅着,人走光了也没见到杨子荣,正纳闷儿,一个穿件破棉袄的老头又走回来了,头上顶个瓦盒,腋下夹个瓦盆,拄根棍子,弯腰驼背,鼻涕涎水的。
几个人都觉得蹊跷,可若不是杨子荣拍了谁一下肩头,大家还是认不出来。
而且,1。
80米山东汉子,魁梧健壮,臂力过人,腿脚飞快。
翻山越岭像只鹿,跳进水要是条龙,还有几下子武功。
记忆力也特别强,简直过目不忘。
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胆大心细,足智多谋,机敏果敢。
这些条件,人选今天千里挑一的反劫机之类的特种部队,也是够格的。
1946年3月26日,在林口县杏树村战斗中,杨子荣荣立特等功,成为战斗英雄,这是个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盘踞着400多“胡子”。
周围是一人多高围墙,各角有炮楼。
围墙外是4米多宽、2米多深的壕沟,壕沟外是鹿砦。
爆破鹿砦没有成功,几次攻击都没打下来,“胡子”火力很猛,轻重机枪“哗哗”扫射,炮弹在身边吐光爆炸。
部队被压在鹿砦前,双方在硝烟浓雾中对峙着,第一排炮弹就在村中溅起一片嚣叫声。
现在,这声音更大了。
——三老四少的行行好吧,别打啦! ——“兔子不吃窝边草,”都拖家带口的,到别处去打吧! ——小三子呀,再打咱家全完啦!…… “胡子”是几股凑在一起的,内部涣散,没有统一指挥。
但围住强攻,就会拚命。
而且雾快散了,“胡子”枪法好,那样伤亡会更大。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杨子荣脑子里成型了。
他对副班长说:我进去看看,让他们投降。
全班同志大吃一惊:不行!大危险! 杨子荣已从鹿砦前站起来,挥动一条白毛巾,大声喊:弟兄们,别打枪,我要和你们当官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