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劝降
关灯
小
中
大
处,她从来不屠城,拿下了城池之后再给城池里安排得好好的。
不愿意留的,给路费送你走,也不杀你,也不杀你的家人。
然后她在城池里重开学校,选拔能者为官做吏。
征粮时给百姓留下口粮,征兵时也不随意拉伕。
所以容逸不用走想象中的那么长的路就能见到公孙佳了。
公孙佳现在过得还挺好,除了每天到常安公主院子外面站一站,再没别的什么烦心的事。
这一天,接到容逸到来的消息,她很高兴地去见老朋友。
容逸气色也还不错,见到公孙佳也笑了:“你终于要回雍邑了。
” 公孙佳道:“说了会回去的。
” 容逸先与她谈妥了太皇太后与章碛的优待条件,公孙佳一点异议也没有。
容逸又提到了雍邑官员的问题,公孙佳也与赵锦说的那样,并没有把他们全部清理掉的打算。
公孙佳道:“只是人还有点不够,还会再挑选些各地英才共襄盛举。
” 容逸道:“那是您的事了,我只想把之前没做完的事做完。
”他还是惦记着他那个学校的计划。
公孙佳道:“只要能腾出手来,如今谁的手头都不宽裕,你知道的。
我如今只能保住之前的官学生,给他们发些口粮,不致饿死罢了。
” 容逸道:“只要你有心,总能挺过去的。
” 条件谈妥了,容逸才递上了太皇太后加了玉玺、以章碛名义发布的诏书。
这大约也是章碛发布的最后一封诏书了,诏书还是容逸写的,内容无外乎“连年天灾,上天抛弃了我们章家,我才疏学浅德行差点,干不动了,为了顺应天意,所以我不干了,体面退场。
她一直很能干,大家都知道的,现在大家能够保全身家性命也是要感谢她的。
家当都在这儿了,为了百姓免于遭受又一次兵火的摧残,我俩商量好了,我投降,她接管,你们该干啥干啥。
”话都是场面话,谁退位也都说那么几句。
随后是奉地图、并有户口等等。
公孙佳看了这封名为诏书,实为降表的东西之后,轻轻说了一句:“天命。
” 容逸听到“天命”二字也是百感交集,这些年来他们都被这“天”折磨得够呛,他说:“只求上天不要再折磨我们了。
” “你说天命是什么呢?我近来在想,让天自己告诉我,什么是天命吧!如果我真的做对了,就让这天下风调雨顺。
” 眼看他们越说越危险,彭犀果断地插言道:“还是余盛说的好,民意就是天命。
哪怕有灾变,只要上下同心仍能度过难关,咱们就是。
纵然没有灾变,内耗不止,也不是什么好年景,南朝就是。
” “彭公,莫慌,莫慌,”容逸安抚地说,又对公孙佳道,“佛喜欢你,天也会喜欢你的。
” 公孙佳笑道:“但愿。
” 她安排容逸先住下来,将章碛的诏书公布了出去,自己仍然是不慌不忙地行进,这一次先进就顺利得多。
皇帝自己先降了,虽然只是半壁江山的皇帝,他在这半壁江山里仍然是有象征意义的。
地方官员有急惶无计的,也有心内早就有底的,此时也都没什么抵抗的心思了。
公孙佳这个人,你说她是敌国,其实她是个故人,还是个老上司。
要说是自己人,那还真是自己人。
公孙佳一路收束兵马,怎么走的又怎么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支大军。
章碛亲自到雍邑城外迎接,公孙佳也不能托大,被妹妹扶着,下车来与章碛见礼。
章碛的背后是一群表情各异的雍邑官员,有欣喜的,那是余盛等人,有凑热闹的,那是贺州纨绔一类,还有矜持含蓄的,多半是京派官员。
章碛要拜,被公孙佳扶住,她的力气不够,妹妹又从旁搭了把手,把章碛给提了起来。
公孙佳待章碛很客气:“您辛苦了。
” 章碛道:“我有什么好辛苦的呢?总算解脱了。
都是贺州出来的,都是自家人!谁当头儿罢了!”他倒记得住这句话。
此言一出,后面官员里就有人喝了一声彩:“说的对!”容逸转脸望去,依稀是个贺州纨绔的模样! 话音刚落,便有人大声叫道:“谁与她是自家人?有逼迫自家人的吗?” 有人不同意了!
不愿意留的,给路费送你走,也不杀你,也不杀你的家人。
然后她在城池里重开学校,选拔能者为官做吏。
征粮时给百姓留下口粮,征兵时也不随意拉伕。
所以容逸不用走想象中的那么长的路就能见到公孙佳了。
公孙佳现在过得还挺好,除了每天到常安公主院子外面站一站,再没别的什么烦心的事。
这一天,接到容逸到来的消息,她很高兴地去见老朋友。
容逸气色也还不错,见到公孙佳也笑了:“你终于要回雍邑了。
” 公孙佳道:“说了会回去的。
” 容逸先与她谈妥了太皇太后与章碛的优待条件,公孙佳一点异议也没有。
容逸又提到了雍邑官员的问题,公孙佳也与赵锦说的那样,并没有把他们全部清理掉的打算。
公孙佳道:“只是人还有点不够,还会再挑选些各地英才共襄盛举。
” 容逸道:“那是您的事了,我只想把之前没做完的事做完。
”他还是惦记着他那个学校的计划。
公孙佳道:“只要能腾出手来,如今谁的手头都不宽裕,你知道的。
我如今只能保住之前的官学生,给他们发些口粮,不致饿死罢了。
” 容逸道:“只要你有心,总能挺过去的。
” 条件谈妥了,容逸才递上了太皇太后加了玉玺、以章碛名义发布的诏书。
这大约也是章碛发布的最后一封诏书了,诏书还是容逸写的,内容无外乎“连年天灾,上天抛弃了我们章家,我才疏学浅德行差点,干不动了,为了顺应天意,所以我不干了,体面退场。
她一直很能干,大家都知道的,现在大家能够保全身家性命也是要感谢她的。
家当都在这儿了,为了百姓免于遭受又一次兵火的摧残,我俩商量好了,我投降,她接管,你们该干啥干啥。
”话都是场面话,谁退位也都说那么几句。
随后是奉地图、并有户口等等。
公孙佳看了这封名为诏书,实为降表的东西之后,轻轻说了一句:“天命。
” 容逸听到“天命”二字也是百感交集,这些年来他们都被这“天”折磨得够呛,他说:“只求上天不要再折磨我们了。
” “你说天命是什么呢?我近来在想,让天自己告诉我,什么是天命吧!如果我真的做对了,就让这天下风调雨顺。
” 眼看他们越说越危险,彭犀果断地插言道:“还是余盛说的好,民意就是天命。
哪怕有灾变,只要上下同心仍能度过难关,咱们就是。
纵然没有灾变,内耗不止,也不是什么好年景,南朝就是。
” “彭公,莫慌,莫慌,”容逸安抚地说,又对公孙佳道,“佛喜欢你,天也会喜欢你的。
” 公孙佳笑道:“但愿。
” 她安排容逸先住下来,将章碛的诏书公布了出去,自己仍然是不慌不忙地行进,这一次先进就顺利得多。
皇帝自己先降了,虽然只是半壁江山的皇帝,他在这半壁江山里仍然是有象征意义的。
地方官员有急惶无计的,也有心内早就有底的,此时也都没什么抵抗的心思了。
公孙佳这个人,你说她是敌国,其实她是个故人,还是个老上司。
要说是自己人,那还真是自己人。
公孙佳一路收束兵马,怎么走的又怎么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支大军。
章碛亲自到雍邑城外迎接,公孙佳也不能托大,被妹妹扶着,下车来与章碛见礼。
章碛的背后是一群表情各异的雍邑官员,有欣喜的,那是余盛等人,有凑热闹的,那是贺州纨绔一类,还有矜持含蓄的,多半是京派官员。
章碛要拜,被公孙佳扶住,她的力气不够,妹妹又从旁搭了把手,把章碛给提了起来。
公孙佳待章碛很客气:“您辛苦了。
” 章碛道:“我有什么好辛苦的呢?总算解脱了。
都是贺州出来的,都是自家人!谁当头儿罢了!”他倒记得住这句话。
此言一出,后面官员里就有人喝了一声彩:“说的对!”容逸转脸望去,依稀是个贺州纨绔的模样! 话音刚落,便有人大声叫道:“谁与她是自家人?有逼迫自家人的吗?” 有人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