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北平城飞玄女片符榆木川受鬼母一剑

关灯
可是这两人专得主的?倘若失信于我,自有天兵申讨。

    今本帅统率六师,正讨其僭逆欺罔之罪,还敢簧辱鼓舌么?”段民厉色应道:“我等出城之际,已拚断月豆而回,元帅乃在利剑唬吓耶?先尊公为本朝元勋第一人,建文既不能返,应得天下非当今而谁?纵使起先尊公于地下,断无说异姓可据之理。

    由此言之,严尚书亦何曾失信!”刘元帅诧道:“圣主为贼所逼,出亡在外,不灭燕贼,乘舆焉能复返?夫子作《春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况本帅为元勋之后哉!” 吕震见不是头势,又婉词以请道:“不允由得元帅,何须动怒,但得转达于帝师,以便复命。

    ”这句话原因月君仁义之名播于四海,可以侥幸于万一的想头。

    在刘璟,亦必须闻知帝师的。

    遂立刻差人启奏。

    但见带回两面金龙雕漆牌来,上各写极大的六个字: 一、城下请盟不许, 一,限在三日拔城。

     吕震、段民二人相视默然,随起辞而去。

    刘元帅乃下令诸营:四更造饭,五更饱餐,平明齐进攻城。

    有能奋勇先登者,不论何人,裂土封侯。

    如有一人先登,第二人不即奋进,后队能斩前人而登城者,并封侯爵。

     当夜二更,月君与鲍、曼二师在中台静坐,忽有一道红光,直冲座隅,那红光影里早现出鬼母天尊法相,月君与二师忙起身拜接。

    各施礼毕,鬼母尊谕道:“燕王有柄剑在嫦娥处,可速取来。

    ”月君一想,大抵是那柄剑了,应声道:“在。

    ”随取来奉上。

    鬼母尊看剑锷上镌有“取建文缴”四个字,乃顾谓月君与二师道:“即以其人之剑,还取其人之命,方使天下后世知道报应不爽。

    我奉上帝敕旨,往榆木川追取天狼星去,勘问他屠戮忠良之罪。

    少间日出卯刻,当有玉敕召嫦娥,仍返广寒宫为太一陰一天子也。

    ”月君返呆了一呆,亟拜道:“皆荷圣母翼赞之力。

    ”鬼母尊道:“这不敢贪天之功。

    汝平日所行之事,巡察神无不上奏,玉帝极其嘉予,敕旨云:‘集义累仁,上洽天道;褒忠显节,下值人伦。

    可谓不负朕之诰诫。

    ’是乃嫦娥自己功行所得也。

    ”随掣剑凌空,飞至榆木川,而燕王卒,当日半道人谣云:“复建文,建文不可复,一剑下榆木。

    ”至此方应验。

    道人即张三丰,所以能知未来这数也。

    按史云:永乐二十二年秋七月丁亥,次翠微冈。

    上御幄殿,谕大学士杨荣曰:“朕还京,当以军国事悉付太子。

    ”戊子,次双流泺。

    遣礼部官赍书谕知太子。

    己丑,次苍崖。

    上不豫。

    庚寅,次榆木川。

    召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

    辛卯,上崩。

    如是其从容暇豫,似乎无疾而终,可疑也。

    又纪云:成祖北征阿鲁台,至远遁去乃还。

    秋七月,车驾止苍崖,玻至榆木川遗诏,其夜遂崩。

    宦者孟骥、马云等索军中锡万斤,召匠入锤匣。

    殡殓已毕,尽杀匠工,复敕光禄勋进膳如常。

    军中无一人知者。

    如是其诡谲变幻,又似乎有故而殂,亦可疑也。

    而野史则云:永乐皇至榆木川,遇野兽突至,与之搏,被攫,只剩其半躯。

    所以殓而杀匠,泯灭其迹。

    又如是其骇闻,更为可疑矣。

    后来梓宫还朝,不可启视,千载之下,谁能破其疑耶?若谓《外史》所言,亦属可疑,更无庸辨。

    且要写下回嫦娥飞升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