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陈都督占谶附燕王 王羽士感梦迎圣驾

关灯
由人力。

    今已临江,一木岂支大厦,徒使无辜尽遭屠戮,尔等意下如何?”众将及军士齐声愿降。

     陈植奋然立起,斥瑄背君降贼,狗彘不食。

    遂为麾下所杀。

    陈瑄取了首级,具舟前迎,忽见有哨船数十,扬旗呐喊,乘着顺风,逆流冲上。

    陈瑄令将士大声说是迎燕王的,华聚问有何为信,瑄将陈侍郎首悬于竿上,以示燕兵曰:“此督师兵部侍郎某之首级也。

    ”华聚急遣人报知燕王。

    燕王乘小舸飞至,瑄迎上大舰,叩首称贺。

    王曰:“识天命者,惟公一人。

    ”瑄进言曰:“京口密迩金陵,尚有数万雄兵屯集,须豫为图之。

    ”燕王曰:“公言是也。

    ”都指挥吴玉进曰:“京口守将童俊,与臣至交,愿往招之,请大王泊舟以待。

    ”燕王大喜,即遣吴玉前往。

    翌日报命,降表已至。

    王乃祭江誓师,扬帆直指金陵,旌旗蔽日,金鼓震天。

    防守采石矶军士,悉来迎降。

     建文帝知事不可为,乃命兵部尚书菇常、都督王佐及李景隆往见燕王,愿平分天下,割南北以为界。

    燕王笑曰:“公等欲作说客耶?我始无罪,以奸臣离间削为庶人,今者救死不暇,曷用地为!但得奸臣之首,即解甲谒孝陵,永奉北藩。

    天地神明,鉴子斯言。

    ”茹常等还奏,帝又令谷王穗、安王槿同见燕王,再申割地之议。

    燕王曰:“二弟试谓斯言诚耶,伪耶?”谷王曰:“大兄洞见矣。

    ”燕王乃设宴,与二王痛饮。

    临别执手曰:“为我语诸弟妹:赖宗庙神灵,相见有日。

    ”二王回后,帝与群臣皆束手无策。

     俄报燕师进逼金川门,谷王穗与李景隆已开门迎入,魏国公徐辉祖率家童巷战败衄。

    帝亟还宫,群臣从者五十余人。

    帝召刘皇后曰:“汝先死,朕即来泉路相会。

    ”后遂拜别了帝,独进椒房,令宫人从外纵火,自一焚而死。

    帝亦欲自杀,诸臣咸来抱持,牵定龙衣痛哭。

    少监王钺跪奏曰:“昔高皇帝升天时,曾言刘基进一秘箧,到国有大难,方可启发。

    今藏在奉先殿左。

    ”帝亟命取看,是个朱红箧,有玉玺封识,锁皆灌铁。

    程济立为槌破,见内藏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毕备。

    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御沟而行,会于神乐观之西房。

    ”帝曰:“刘先生早知今日矣!” 程济即亲为帝祝发。

    吴王教授杨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改名应贤,皆剃去发须,以应度牒之数。

    帝顾诸臣曰:“卿等各散,勿以朕为念。

    ”卿史曾凤韶叩头流血,必欲随驾,群臣齐奏皆愿从行。

    济曰:“诸大臣素有名望,亦且人多,难掩耳目,恐有蹉跌,断乎不可。

    ”帝乃止留小臣数人,将东宫交与兵部侍郎廖平,挥令速走。

    诸臣皆大恸而去。

    帝乃与程济等遵照箧内遗言,分路出宫。

    正是: 君王变作如来相,臣子充为行脚僧。

     先一夕,有神乐观道士王异,梦见刘伯温便服坐于西房。

    矟曰:“不意师相亦在围城之内,今者旦夕将破,何不进一奇策,以救天子之难?”伯温曰:“正为救难而来。

    汝可棹一小舟泊于鬼门,渡一僧人到此,我有话说。

    ”矟曰:“我方无处逃命,何暇去渡僧人。

    ”伯温曰:“此僧即当今天子,其跟随者皆忠臣也。

    将来女英雄出世,尚有建文皇帝二十余年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