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既死明月魄

关灯
,便到那女子家中当厨子,一待三年,日日做菜给那女子吃。

    那女子却始终不知夏龙王的一片苦心,终于另嫁他人,不久难产而死。

    夏龙王灰心丧气之下,从此不问世事,专心厨艺,竟从烹饪手法中悟出了上乘武功。

    后来虽然加入本教,身居十二法王之一,却从不肯抛头露面,只是以烹饪自遣。

    ”秦渐辛啧啧称奇。

     钟相皱眉道:“昂儿,夏龙王的旧事,你怎时时拿出来说?好在秦贤侄不是外人,否则你叫我怎有脸去见夏龙王?”钟昂嘴角微撇,低头不语。

    秦渐辛情知其中必有缘故,不敢多问,伸箸遍尝诸菜,果然滋味不同寻常,几非人间所有。

    却听那少女笑道:“爹爹莫怪哥哥不喜欢夏龙王,要知若不是夏龙王一念之差,现下世上,却哪里有哥哥这个人?那也怪不得哥哥想起来便提心吊胆了。

    ”钟相登时解颐,笑道:“秀儿便是这般会说话。

    秦贤侄,我这个女儿叫做钟蕴秀,今年一十五岁。

    你若不嫌弃,我便将她许配与你如何?” 秦渐辛大窘,偷眼向钟蕴秀瞥去,只见钟蕴秀眉头微颦,却无羞赧之色,轻声道:“爹爹醉了。

    ”钟昂忙道:“秦兄弟年轻脸嫩,不明白爹爹的脾气。

    我和秦兄弟八拜之交,我的妹妹便是秦兄弟的妹妹,爹爹开这等玩笑,倒叫秦兄弟不好和妹妹相处了。

    ”钟相微微一笑,便即岔开话题,考教秦渐辛的武功,不再提许婚之事。

     当夜秦渐辛便在钟昂房中歇息,虽是连日疲累,却是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心中极力回想钟蕴秀丽容,只是模糊一片,怎么也想不起来。

    但若说就此不想,却又不能。

    忽然想起张素妍来,鼻子一酸,心道:“师妹那般待我,我却害了她的性命。

    苟活至今,已是愧对师妹,怎能再对别的姑娘动念?钟姑娘便是再美十倍,却又如何?”索性翻身坐起,盘膝坐在床上,打坐练气,良久良久,终于心思宁定。

     次日醒转之时,已是日当正午。

    秦渐辛自知失礼,忙至大厅上寻见钟相请安谢罪。

    钟相笑道:“少年人专心练功,那是好事。

    昂儿若是有你的勤勉,你钟世叔不知有多欢喜呢。

    ”秦渐辛自出娘胎,第一次被人夸赞勤勉,不免啼笑皆非。

     一瞥眼间,却见钟相身边除杨幺、仇释之,还坐着一个胖子,不过四十余岁,然而满脸皱纹,须发皆白,却是满脸油光。

    秦渐辛忙上前施礼道:“这位想必是夏龙王了。

    晚辈昨日未能拜见,实是大大的失礼。

    ”那胖子夏诚还了一礼,却不说话。

    秦渐辛又对钟相道:“世叔和诸位法王商议教务,小侄不敢与闻。

    这便告退了。

    ” 钟相道:“你曾说有意入教,回头大伙儿在武陵山聚会,便乘便给你行了入教之礼罢。

    ”秦渐辛一怔:“武陵山聚会?钟左使这么快便起兵?”钟相微笑道:“不错。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眼下金人弃湖广南路北退,宋兵却尚不及接收。

    正是本教起兵的大好时机。

    当年你钟世叔也是未满三十便就任光明左使。

    你的武功虽然尚未臻一流境界,但智谋过人,善能用兵。

    虽说年少,但若增补为本教十二法王之一,谅来无人不服。

    ”杨幺接口道:“不错,将来秦公子到了咱们这般年纪,武功自然远胜我等。

    这份才具却是旁人拍马也赶不上。

    若是就任本教法王,再合适也没有了。

    ” 秦渐辛低头沉思,忽道:“钟世叔,我不入教。

    ”钟相愕然道:“你不入教?”秦渐辛抬头道:“不错。

    我受世叔如此厚待,自当为世叔尽心竭力。

    正因为如此,我便不能入教。

    ”钟相眉头微皱,却不接口。

    秦渐辛又道:“钟世叔,恕我直言,世叔的才具比方教主如何?”钟相微一思索,道:“非是我妄自菲薄,但教主天纵英明,实非我所能及。

    贤侄,你是说教主当年尚且起事不成,所以咱们这次也不能成?那可不能一概而论啊?” 秦渐辛道:“我曾听方教主述说往事,方教主当年之所以兵败,乃是因为朝廷下诏免除花石纲,重得民心,以至于除了明教弟子,无人再肯为方教主效死。

    钟世叔,眼下确然是起事的大好时机,但若是只凭着眼前形势起兵,将来形势一变,只怕前景堪虞。

    方教主便是前车之鉴。

    ” 钟相点头道:“贤侄所言不错。

    却不知贤侄有何妙计。

    ”秦渐辛微微一笑,说道:“烦借文房四宝。

    ”钟相依言命人取来。

    却见秦渐辛铺开宣纸,饱蘸浓墨,振腕写道:“均贫富,等贵贱。

    ”他虽自幼读书,字迹却甚是拙劣,六个字写得歪歪斜斜,便如出自初学写字的蒙童一般。

    但钟相等凝神瞪视,竟是谁也不以字迹为意。

    这四人虽都是内功深湛之士,但一时之间,竟然不约而同的呼吸粗重起来。

     良久良久,仇释之方叹道:“休说如今这等乱世,便是太平时节,以这六个字号召,也不怕无人效死。

    当初方教主若是有这六个字,只怕未必便败呢。

    秦公子,适才钟左使说要你出任本教法王,老实说,老衲心里其实是颇不为然的。

    但现下老衲却是心悦诚服,再无丝毫疑虑了。

    ” 秦渐辛道:“这便是我不肯入教的缘故。

    钟世叔,要问鼎天下,须得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方才无所不可。

    方教主兵败的第二个缘故,乃是太过依赖教中兄弟,不免令教外贤人心冷。

    钟世叔,你对我的深情厚谊,小侄自然是铭感五内。

    但我若入教,世叔不过得我一人。

    我不入教,世叔却能令天下士人都知道,明教副教主、光明左使钟相,任人惟贤,对于教外贤人,一样的信赖重用。

    钟世叔,你做燕昭王,我便做郭槐。

    这样,自然会有乐毅前来投奔。

    要得天下,便得倚仗天下人之力。

    ” 杨幺伸手在案上重重一拍,说道:“秦公子所言的确是金玉之论。

    钟副教主,我忽然想到,教主手谕中说,你可承制建号帝王,只怕教主的意思,也是和秦公子差不多,是要你不必执著明教旗号。

    以我之见,钟副教主起兵之时,不必以本教为号召,直接称王便罢了。

    ”仇释之道:“不错,咱们在湖广起事,钟左使便自称楚王罢。

    ” 钟相眼中光芒闪动,向武陵山远眺,良久良久,沉声道:“武陵山大会之后,我便不是钟左使、钟副教主。

    ”杨幺更不迟疑,翻身拜倒,大声道:“臣杨幺,参见楚王。

    ”夏诚等跟着拜倒,齐声道:“参见楚王。

    ” 申牌时分,数万教众齐聚武陵山中。

    黄佐、杨钦等都是精明干练之才,虽只半日工夫,却诸事预备妥当,白酒、熟牛肉流水价送上。

    众人欢呼畅饮,不觉夕阳西下。

    眼见暮色之中,一团团火把由少而多,由疏而密,渐渐星星点点,漫山遍野,映得半边天空赤红。

     钟相登上一块巨石,运起内力,朗声道:“火圣明尊传下教义,天地万物,有明暗二宗,行善即是向明,为恶即是向暗。

    万载光阴,分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昔时因,即为今日果,今日所作,即是明日所受。

    可是那些贪钱的官吏,怕死的将军,却何以能快乐逍遥?这公平么?”数万教众齐声高呼:“不公平!”数万人声音混在一处,山谷应响,当真犹如天崩地裂一般。

     钟相又道:“太平时节,官府要咱们百姓完粮纳税,以咱们百姓的血汗供养官吏的俸禄、士卒的粮饷。

    东京破了的时候,有人在太庙见到太祖皇帝的诰训,说是‘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连太祖皇帝都知道是咱们老百姓在供养官吏将军。

    可是金狗打来了的时候,那些官吏、将军,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扔下百姓逃走了!”众人愤恨已久,这时齐声大哗,登时乱作一片。

    钟相举起双手,示意众人稍静,又道:“若只是畏敌逃走,那也罢了。

    可是金狗退了,他们却滥杀无辜百姓,虚功滥报。

    这也罢了,居然还打着咱们明教的旗号,明火执仗,公然抢劫。

    就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