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志在中祖!

关灯
“末将没想过这些,只想着为国尽忠效力。

    ” 赵充国瞳子黑白分明, 凝目之间,黑得更黑,白得更白。

     刘彻深视赵充国,转瞬之间,又回到漠视一切的眼神, “你这么想就是对的。

     熊儿一朝,群公辟命,采贤俊于岩穴,取英气于仄陋, 能人异士嘛,总是不嫌多的。

     莫以为有了卫青和霍去病就够了,万万顷江山,只靠俩人是管不过来的, 朕说你想挤到熊儿身边是没位置了,可,要想为大汉效力,大有可为。

    ” 刘彻是被封印的恶龙。

     恶归恶, 但从没人说过他菜。

     见识、谋划、布局,都是人类最顶尖的水平。

     他不止一次在心中推演过现在的时局, 无论推演多少次, 都是一个结果。

     自己没机会了。

     刘彻又不可能造自己家的反,别管怎么样,退一万步来说, 现在还是刘氏江山, 登临大宝的是朕的血脉。

     并且,以朕之武功,会得到一个极好的谥号。

     至于庙号... 也会拿个不错的。

     哪怕刘彻再有野心,誓要做千古一帝,压在他前面的两位汉家皇帝,如大山一般,无论如何都挪不动了。

     高皇帝刘邦庙号太祖, 太祖是何意? 因其始,因其定, 是开辟时代的英雄人物! 祖宗在前,排四世的刘彻如何都要被太祖压着。

     没了太祖,还有退而求其次的庙号, 太宗。

     很可惜。

     太宗早被人用了。

     此为昭穆制度中,仅次于太祖的庙号。

     此时为汉世,每一个庙号都极具含金量,盛君如景帝也没有混上一个。

     不像后世,庙号被用得没什么含金量,就连石敬瑭都能被封个高祖。

     或者说, 汉时是以人为庙号增彩。

     因为高皇帝是太祖,因为文皇帝是太宗, 含金量唰得一下就起来了。

     到后世呢? 是庙号给人增彩。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在汉朝,特别是西汉,非有大功大德者,不得有庙号, 太祖没了,太宗没了, 按照“祖有德而宗有德”的说法, 其实刘彻想混个祖字。

     承继商朝最开始的庙号制度, 最牛的,一直是这三个字, “太”“高”“中”, 刘彻思虑出的装逼路线,也要为身后名考虑考虑了, 在庙号中,单论珍惜性, 是中祖二字。

     历史上得此庙号的皇帝寥寥无几。

     太祖有“创世”之功,但各朝各代,不缺太祖皇帝。

     庙号规定极为严格, 不仅要有大功,还要有大德。

     大德相对于大功而言, 还算是好搞。

     大德取决于皇帝自己。

     而大功呢? 前提是国家陷入危难之际, 有困境,才有立功的机会嘛。

     毫无疑问,太祖皇帝是有大功的,开天辟地,建立一朝。

     在朝代发展中,国家处于命运的转折点,英雄从天而降力挽狂澜,而他们又不是开国皇帝,功不如太祖, 于是他们的庙号是世祖。

     如再续汉祚的刘秀。

     承续天命,重铸荣光。

     再细作区分, 太祖是开天辟地之功,世祖是力挽狂澜之能, “中”字配“宗”字有几个, 但,“中”字配“祖”字,难度就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