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尽管典簿的职阶不高,但这桩差事所代表的政治意义却是非凡。

    贺陵虽然不知道谢珩为何忽然决定这么做,但于情于理这都是好事,他自然不会反对,帮着成全了这场礼遇高才的戏码。

     李稚也明白过来了,他刚得罪广阳王府,谢珩这是在给他庇护,他心中震动,看着谢珩说不出一句话来,谢珩也在望着他,冬日的暖阳照进来,他静静地坐在那片水色辉光中,眼神温柔和煦。

     李稚送谢珩出门,他低声道:“多谢大人。

    ” 谢珩道:“若是遇到什么麻烦,可以同我说。

    ” 李稚点头,“是。

    ” 马车停靠在台阶前,谢珩原本该走了,见这孩子一直盯着自己,又停下来,“我时常觉得,国子学所在的这座园林要远胜过盛京其他园林建筑,这里的雪景被列为《金陵实录·风物志》第一篇,知道是为什么吗?” 李稚想了下,“因为这座园林是三百年前堪舆名家齐灏所筑?” “并不全然是这样。

    ”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只有这片园林中有许多珠玉一样的年轻人,从他们的身上能够看出这座千年古都的气数。

    ”谢珩语气温和,“我很高兴看见他们有这样的风貌,衷心希望他们木秀于林,不被摧折。

    ” 李稚的眼睛刷得亮起来,眼见着谢珩要转身离开,他忽然开口喊道:“大人!” 谢珩回过头去看他。

     李稚却没了声音,终于他抬起手,低声道:“恭送大人。

    ” 谢珩望着站在雪里朝自己行礼的李稚,他莫名多站了一会儿,李稚抬起眼睛看他,双方视线交汇的一瞬间,谢珩清楚地看见那双眼睛里的光,大约是因为太过激动,对方完全忘了掩饰,谢珩看见了一双极亮的眼睛,像明月从漆黑的海上升起来,那双眼中带着崇拜、带着感激、带着热烈的深情,被盯住的一瞬间,连他都下意识地顿了下。

     李稚一直用那眼神望着谢珩。

     谢珩轻声道:“回去吧。

    ” “是!” 第19章 傍晚时分,徐立春来到湖心亭,谢珩正一个人在亭子中下棋。

     “大公子,尚书台刚传信过来,他们定下了新任吏部尚书人选,是吏部侍郎汪循,那边想要再问问您的意思。

    ” 自文晏因玩忽职守被革职下放后,吏部尚书一职已经空置了小半年。

    这两年吏部大大小小的风波不少,尚书台的大人们其实也颇为头疼,原本这人选早就该定下的,不过前阵子不巧撞上谢府的丧事,就一直搁置下来。

     谢珩在听见“汪循”这名字时,眼中浮过波澜,“这是他们自己定下的?” 徐立春点了头,“是士族一齐推出来的。

    如今吏部这情况,能挑选的余地本就不多,汪循是吏部老人,门第出身也看得过去,他自己已经看准这个位置,听说这阵子他在尚书台上下打点,大家也都认同他。

    ” “你觉得如何?” “汪循从前在老大人手底下当过差,我记得他办事还算妥帖。

    ”徐立春说的老大人是谢珩的父亲谢照,前些年谢照还没退仕,官任丞相,汪循在他手下当过多年的中府令,也算是熟面孔了。

    不过自谢珩执掌谢家后,一朝天子一朝臣,谢珩没再启用过他,算是没有跟上谢府新旧权力更迭节奏的那批老人之一。

     徐立春觉得这人选还算合适,不过他很快注意到谢珩没有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