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小
中
大
思:贺陵是国子学祭酒,认识谢家人也是正常的。
李稚有点没话找话,“你也知道谢中书吗?” 杨琼觉得有点好笑,“这是盛京,你上街拉个人谁不知道谢家人?” 李稚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在胡说八道,没有再说话。
杨琼觉得李稚这反应有点古怪,想了想,忽然醍醐灌顶,他抬手搭上李稚的肩膀,笑道:“怎么,你这心中是有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 “你倒是很有眼光啊,若是能攀上谢家这层关系,你这将来的前程更是不可限量了。
” 这话说的太直白,惊得李稚看向他,“我哪里敢这么想,我……”他说得太急,莫名被自己说笑了,“我什么也没有,就算是我想要同他攀关系,他肯定也看不上我啊,再说了我这身份我连人家的面都见不上。
” 杨琼倒不觉得李稚这攀高枝的念头有什么问题,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年轻人有野心是好事,他打量着李稚道:“怎么会,你如今是贺知山的学生,总有机会见到他,再过个十几二十年,你八成也是个四五品的官,怎么能说一无所有?” “这不一样。
” “有什么不一样的?”杨琼第一次见着这么没决心的攀高枝,不由得笑道:“就你这样子,能成什么事?当年季少龄还写过《白玉赋》向梁肃帝自荐呢,一步成一句,登上广王殿,那阵仗轰动了整个京师,你攀个高枝还要藏着掖着,是等着人家来请你吗?” 李稚看着反手递草喂牛的杨琼半天,说不出话来。
杨琼看他这反应,“还说自己没想法?” 李稚道:“若是有机会,我确实也想要认识谢家人。
”见杨琼盯着他,他点头改口道:“想要与人结交。
” “那你也写篇《白玉赋》?” 李稚顿时想起自己那篇糟糕至极的赋,感觉有点尴尬,他凑过去问道:“或许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我若知道为何不自己去呢?” 被取笑的李稚忽然笑了下,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笑些什么,就莫名觉得这对话有点好笑。
杨琼也一起笑起来,李稚被他看得心里发怵,正好牛在低头啃树皮,他随手用草编了个环套在牛角上。
第12章 李稚还是去了金桂宴,已经是初秋时节,夜晚天气冷,矮草上铺着一层银霜,清池园外烛光浮动,不时有侍者提着灯无声地走过。
李稚进去前,专门向门人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下,果然谢珩并没有来赴宴。
李稚在宴席上坐了一会儿,第一次来参加这种宴会,他还是有点不大适应,蜡烛一刻不停地燃烧,屋子里有些憋闷,窗前的金纱帘随风浮动,给人一种暖香迷醉的错觉,他起身悄悄退出来透口气。
清池园外是清凉台右大街,对面是红瓶巷,再往外是朱雀街,听说那边有座朱雀台,曾经有个太子在那里自焚而死。
李稚背靠着墙站了一会儿,空中漂浮着淡淡的桂花香,身后的园林传来觥筹交错的热闹声响,琉璃灯盏打着薄薄的光,他抬起头看清秋时节空中细细密密的尘埃。
这座盛京城,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好像真的有一万种样子。
李稚最近听了贺陵的话,喜欢从不同角度重新打量起这些平时常见的东西,这座城看似极尽繁华风流,但好像总有一种莫名的萧索气质挥之不去,乍一看到处花团锦簇,但地上的秋草已经悄无声息地挂了霜,不经意扫见时让人有点恍惚。
李稚正漫无目的地想着,肩上忽然被砸了个东西,他扭头看去,又马上抬头,原来是一片琉璃瓦松动了,从墙上摔下来,正好砸中他。
李稚想把摔成两瓣的琉璃瓦片拾起来,却看见一条直线上还洒落着不少晶莹的碎瓦,他再次抬起头观察那堵高墙,原本整齐的墙檐边缘有许多参差不齐的缺口。
李稚沿着直线往前走,随手把地上的碎瓦片收集起来,一直来到清池园门口。
有马车停靠在阶前,侍者提灯引路,看起来是有新的客人到了,他刚想退两步给人把路让开,一抬头却直接愣了。
对方也正好望见他。
李稚有点没话找话,“你也知道谢中书吗?” 杨琼觉得有点好笑,“这是盛京,你上街拉个人谁不知道谢家人?” 李稚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在胡说八道,没有再说话。
杨琼觉得李稚这反应有点古怪,想了想,忽然醍醐灌顶,他抬手搭上李稚的肩膀,笑道:“怎么,你这心中是有什么想法?” “什么想法?” “你倒是很有眼光啊,若是能攀上谢家这层关系,你这将来的前程更是不可限量了。
” 这话说的太直白,惊得李稚看向他,“我哪里敢这么想,我……”他说得太急,莫名被自己说笑了,“我什么也没有,就算是我想要同他攀关系,他肯定也看不上我啊,再说了我这身份我连人家的面都见不上。
” 杨琼倒不觉得李稚这攀高枝的念头有什么问题,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年轻人有野心是好事,他打量着李稚道:“怎么会,你如今是贺知山的学生,总有机会见到他,再过个十几二十年,你八成也是个四五品的官,怎么能说一无所有?” “这不一样。
” “有什么不一样的?”杨琼第一次见着这么没决心的攀高枝,不由得笑道:“就你这样子,能成什么事?当年季少龄还写过《白玉赋》向梁肃帝自荐呢,一步成一句,登上广王殿,那阵仗轰动了整个京师,你攀个高枝还要藏着掖着,是等着人家来请你吗?” 李稚看着反手递草喂牛的杨琼半天,说不出话来。
杨琼看他这反应,“还说自己没想法?” 李稚道:“若是有机会,我确实也想要认识谢家人。
”见杨琼盯着他,他点头改口道:“想要与人结交。
” “那你也写篇《白玉赋》?” 李稚顿时想起自己那篇糟糕至极的赋,感觉有点尴尬,他凑过去问道:“或许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我若知道为何不自己去呢?” 被取笑的李稚忽然笑了下,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笑些什么,就莫名觉得这对话有点好笑。
杨琼也一起笑起来,李稚被他看得心里发怵,正好牛在低头啃树皮,他随手用草编了个环套在牛角上。
第12章 李稚还是去了金桂宴,已经是初秋时节,夜晚天气冷,矮草上铺着一层银霜,清池园外烛光浮动,不时有侍者提着灯无声地走过。
李稚进去前,专门向门人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下,果然谢珩并没有来赴宴。
李稚在宴席上坐了一会儿,第一次来参加这种宴会,他还是有点不大适应,蜡烛一刻不停地燃烧,屋子里有些憋闷,窗前的金纱帘随风浮动,给人一种暖香迷醉的错觉,他起身悄悄退出来透口气。
清池园外是清凉台右大街,对面是红瓶巷,再往外是朱雀街,听说那边有座朱雀台,曾经有个太子在那里自焚而死。
李稚背靠着墙站了一会儿,空中漂浮着淡淡的桂花香,身后的园林传来觥筹交错的热闹声响,琉璃灯盏打着薄薄的光,他抬起头看清秋时节空中细细密密的尘埃。
这座盛京城,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好像真的有一万种样子。
李稚最近听了贺陵的话,喜欢从不同角度重新打量起这些平时常见的东西,这座城看似极尽繁华风流,但好像总有一种莫名的萧索气质挥之不去,乍一看到处花团锦簇,但地上的秋草已经悄无声息地挂了霜,不经意扫见时让人有点恍惚。
李稚正漫无目的地想着,肩上忽然被砸了个东西,他扭头看去,又马上抬头,原来是一片琉璃瓦松动了,从墙上摔下来,正好砸中他。
李稚想把摔成两瓣的琉璃瓦片拾起来,却看见一条直线上还洒落着不少晶莹的碎瓦,他再次抬起头观察那堵高墙,原本整齐的墙檐边缘有许多参差不齐的缺口。
李稚沿着直线往前走,随手把地上的碎瓦片收集起来,一直来到清池园门口。
有马车停靠在阶前,侍者提灯引路,看起来是有新的客人到了,他刚想退两步给人把路让开,一抬头却直接愣了。
对方也正好望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