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灯
小
中
大
徐茂停下手中的活,转向刘昀回答道:
“许壮士的车马在辰时三刻出了陈国,按行程算,大约已经快到沛国的边境。
” 刘昀问的正是许褚。
前几天,许褚和郭嘉、华佗一同登门。
刘昀询问许褚的来意,经过交谈,他意外地发现,许褚之所以远道而来,这当中竟然还有黄琬的作用。
豫州牧的治所设在谯县,黄琬本着就近原则,在谯县当地辟请守卫。
许褚正好是谯县人,因为孔武有力,在谯县小有名气,很顺利地就通过考核,成为州府守卫的一员。
黄琬虽然只在豫州待了两年,但他以风雷之势平定寇乱,让谯县的人都十分敬服。
听闻黄琬要走,谯县的人既感到不舍,又对未来充满担心。
许褚也是一样。
他平时不是多话的性子,但行事谨慎,喜欢未雨绸缪。
黄琬要离开,他心中充满了危机感,担心贼寇卷土重来,乡人们在乱世中无法保全。
在不可遏制的担心中,许褚咬了咬牙,向黄琬寻求建议。
黄琬便在临走前给了许褚几个提议。
除了统合同乡之力,建造土垒,阻止马贼入城,黄琬还告诉许褚,如果时局不妙,可以试着去陈国寻找陈王世子刘昀。
听完许褚的解释,刘昀暗道黄琬这位老朋友还挺够意思,知道他对人才汲汲求取,就把许褚这个超强虎士送来了。
而且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
许褚身后跟着许多武力值高超的游侠剑客,如果要投效,那一定是带着一串将才投效。
想到《三国志》中记载的“因功劳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1]”,他的嘴角险些流下感动的泪水。
即使许褚非常不好意思地表示这次他过来求援,是想借用一些工匠,帮他们谯县搭建防御工事,刘昀也不在意,亲自点了一支优秀的匠人过去。
这可是难得能让许褚欠人情的机会,当然是件好事。
虽然许褚这次不是来投奔的,但有了这次的友好帮助,下回许褚准备找诸侯归顺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他。
更何况谯县位于沛国,与陈国距离很近,同属豫州腹地。
说句不客气的,谯县已经被刘昀纳入五年规划的“城区”之一,帮助谯县的城防建设,其实就是帮自己未来的属城提前做好防御工事,怎么想都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因此,刘昀表现得极为大方,让不知内情的许褚既感谢又动容。
处理完许褚的事,刘昀又问起郭嘉和华佗: “郭士子与华神医这几日怎样?在陈国可还算住得开心?” 提到那个华神医,徐茂的嘴角轻轻地抽了抽: “华神医的见解……着实与一般的医者与众不同。
他热衷于开创之术,时常和援济堂的医工探讨。
昨日,他还提出开颅的想法,想给一个患者开颅……” 刘昀不由陷入沉思。
华佗因为要给曹操开颅而被杀……这不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段子吗,怎么他遇见的这只华佗也在惦记着开颅呢? “后来如何?” “华神医的这个想法吓到了其他医者,好在这只是华神医的初步构想,他并没有真的硬拉着患者开颅。
” 如果真出现这件事,恐怕明天陈国的小法堂就会收到关于“投诉援济堂某新来的华姓医工”的小报告。
“至于郭士子,他对珍馐阁新研制出的'高粱啤酒'非常感兴趣,这几日都赖在酒肆中……” 说到这,徐茂的神情逐渐变得复杂。
他知道世子对人才都十分宽容,如孟尝一般,对士人百工来者不拒。
但他以前见过的人才大多数都勤勤恳恳,踏实办事,就算性格与众不同,也大多数是研究狂魔,就算不爱搭理人,至少在正事上是相当投入的。
唯独这个郭士子,他派人关注了好几天,每天不是吃就是喝,不是饮酒就是睡觉。
吟诗作赋,没有;研究
” 刘昀问的正是许褚。
前几天,许褚和郭嘉、华佗一同登门。
刘昀询问许褚的来意,经过交谈,他意外地发现,许褚之所以远道而来,这当中竟然还有黄琬的作用。
豫州牧的治所设在谯县,黄琬本着就近原则,在谯县当地辟请守卫。
许褚正好是谯县人,因为孔武有力,在谯县小有名气,很顺利地就通过考核,成为州府守卫的一员。
黄琬虽然只在豫州待了两年,但他以风雷之势平定寇乱,让谯县的人都十分敬服。
听闻黄琬要走,谯县的人既感到不舍,又对未来充满担心。
许褚也是一样。
他平时不是多话的性子,但行事谨慎,喜欢未雨绸缪。
黄琬要离开,他心中充满了危机感,担心贼寇卷土重来,乡人们在乱世中无法保全。
在不可遏制的担心中,许褚咬了咬牙,向黄琬寻求建议。
黄琬便在临走前给了许褚几个提议。
除了统合同乡之力,建造土垒,阻止马贼入城,黄琬还告诉许褚,如果时局不妙,可以试着去陈国寻找陈王世子刘昀。
听完许褚的解释,刘昀暗道黄琬这位老朋友还挺够意思,知道他对人才汲汲求取,就把许褚这个超强虎士送来了。
而且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
许褚身后跟着许多武力值高超的游侠剑客,如果要投效,那一定是带着一串将才投效。
想到《三国志》中记载的“因功劳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1]”,他的嘴角险些流下感动的泪水。
即使许褚非常不好意思地表示这次他过来求援,是想借用一些工匠,帮他们谯县搭建防御工事,刘昀也不在意,亲自点了一支优秀的匠人过去。
这可是难得能让许褚欠人情的机会,当然是件好事。
虽然许褚这次不是来投奔的,但有了这次的友好帮助,下回许褚准备找诸侯归顺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他。
更何况谯县位于沛国,与陈国距离很近,同属豫州腹地。
说句不客气的,谯县已经被刘昀纳入五年规划的“城区”之一,帮助谯县的城防建设,其实就是帮自己未来的属城提前做好防御工事,怎么想都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因此,刘昀表现得极为大方,让不知内情的许褚既感谢又动容。
处理完许褚的事,刘昀又问起郭嘉和华佗: “郭士子与华神医这几日怎样?在陈国可还算住得开心?” 提到那个华神医,徐茂的嘴角轻轻地抽了抽: “华神医的见解……着实与一般的医者与众不同。
他热衷于开创之术,时常和援济堂的医工探讨。
昨日,他还提出开颅的想法,想给一个患者开颅……” 刘昀不由陷入沉思。
华佗因为要给曹操开颅而被杀……这不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段子吗,怎么他遇见的这只华佗也在惦记着开颅呢? “后来如何?” “华神医的这个想法吓到了其他医者,好在这只是华神医的初步构想,他并没有真的硬拉着患者开颅。
” 如果真出现这件事,恐怕明天陈国的小法堂就会收到关于“投诉援济堂某新来的华姓医工”的小报告。
“至于郭士子,他对珍馐阁新研制出的'高粱啤酒'非常感兴趣,这几日都赖在酒肆中……” 说到这,徐茂的神情逐渐变得复杂。
他知道世子对人才都十分宽容,如孟尝一般,对士人百工来者不拒。
但他以前见过的人才大多数都勤勤恳恳,踏实办事,就算性格与众不同,也大多数是研究狂魔,就算不爱搭理人,至少在正事上是相当投入的。
唯独这个郭士子,他派人关注了好几天,每天不是吃就是喝,不是饮酒就是睡觉。
吟诗作赋,没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