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无责任番外六

关灯
刘彻扬起巴掌吓唬孙儿,孩童年幼无知,不知他乃唯吾独尊的帝王,举起巴掌迎战。

     太子笑着拉下儿子的小手:“祖父逗你玩呢。

    ” “不跟祖父玩!” 刘彻一阵窒息,听不懂人话的小崽子。

     太子颔首:“不玩。

    进儿跟父亲玩。

    果树林好玩吗?” 三岁小孩顾不上坏祖父,开始显摆他摘了几个黄杏红桃,他还上树了。

    就在这时黄门拎着洗干净的桃杏进来。

    小孩小手一挥:“父亲,我摘的!” 刘彻身边的黄门又没跟过去,听闻此话,他以为太子随从抱着小孩摘的。

    即便如此,未满三岁小皇孙知道摘果子,在他看来也很了不得。

     黄门把他好一番夸,夸大自己功劳的小孩扭头趴父亲怀里,两只小手捂住脸颊遮住羞涩的笑容,后脑勺在说,不要夸了,人家不好意思啦。

     刘彻不了解他,问儿子:“怎么了?” 小孩扭过脸之际卫青看到他抿嘴笑:“害羞了?” 小刘进扭头瞪他,休要胡说! 太子捏住儿子的脸颊把他的脑袋转过来:“这是舅公,不可无礼。

    ” “舅公说谎!”小脸微红的小孩大声澄清。

    太子配合他点头,“舅公也是问,害羞了吗?你说,没有啊。

    这样大喊大叫有失风度啊。

    ” 小孩心虚了,敷衍地应一声,抱住他的脖子阻止他说下去。

     刘彻确定小崽子未满三岁也知道害羞:“机灵鬼。

    ” 小孩扭头转向他。

    刘彻可不敢招惹不懂事的小崽子:“没说你。

    说你父亲。

    ” “不可以说父亲!”小孩像护食的小凶兽,搂着父亲瞪祖父。

     刘彻气笑了:“你父亲是我儿子,我还说不得了?” “我父亲,你不许说!”小孩一脸认真,仿佛他祖父再说一个字,他都敢上去打人。

     以刘彻的脾气能忍让吗?必须不能!可孩子三岁,他也没脸同孩子吵得面红耳赤,“行行行,我不说,你父亲,只能你说。

    ” “我也不说!”小孩瞪他,祖父果然是坏祖父,不挤兑父亲又改冤枉他。

     刘彻扬起巴掌:“真以为朕不敢打你?” “你不敢!”小孩刚刚着急忘了,所以举手应敌,“我有父亲,有舅公。

    你有吗?” 刘彻呼吸一窒,张了张口,想想怎么同小崽子解释,他的父亲是他儿子,他的舅公是他的大将军。

    而他一时沉默被小崽子当成心虚害怕。

    他怕了,小崽子就不怕了,他抓一个红彤彤的桃子,“父亲,吃。

    ”又一手抓一个杏,给舅公送去,“舅公,吃。

    ”跑向父亲的时候不忘放狠话,“不给你吃!” “朕稀罕——”刘彻一顿,这果子可是他令农夫匠人精心栽种的,“你摘的是我的果子!” 小孩懒得理他,扭头问父亲甜不甜。

    太子叫他尝尝,他就着太子的手在边上咬一口,指着最红的顶端,“父亲,这里甜,吃这里。

    ” 刘彻转向卫青无声地问,朕被无视了? 卫青没好意思点头,扯扯嘴角无声地笑笑让他自己意会。

     刘彻没好气道:“这孩子生来克朕的!” 孩子扭头,坏祖父又说谁呢。

     刘彻瞪他:“说我自己也不行?” 您高兴就好!小孩扭头继续劝父亲吃红尖尖。

     刘彻气结:“据儿,你怎么把他带来了?” 小孩不知“他”是何人,但他知道“据儿”是父亲,好比他名“进”,父亲喊他“进儿”,所以,坏祖父真是父亲的父亲啊。

     坏祖父可以数落父亲?好比父亲可以训他。

     小孩摇头,他还小,他不要知道这些啦。

     对,假装不知道就好啦。

     小孩却按耐不住心中好奇,仰头看着父亲,等他回答。

     “这里好玩啊。

    ”太子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进儿,好玩吗?” 小孩点头,“父亲,骑马。

    ”不要呆在这里,不然坏祖父又得数落你。

     “你摘这么多果子不累啊?” 太子不说小孩不觉着累。

    他每日得睡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上午一次迟到午饭前,下午一次也差不多到时间了。

    小孩困意上来,拉着父亲的手,叫父亲抱着他。

     太子放下桃,一手给他当枕头,一手搂着他。

    刘彻看不下去,令宦官为他拿个桃,再找个匕首,他认真削皮,眼不见为净。

     卫青见状很想笑。

    他担心自己笑出声,吃完一个金黄酸甜可口的杏就起身告退。

     天子不言,太子不语,室内一时安静下来,无人打扰,小崽子顺顺当当进入梦乡。

    尚未到三伏天,未时过后室内阴凉,太子担心儿子睡着着凉,令宦官送去他院中。

     孙儿一走,天子无所顾忌,提醒他不可惯娇儿。

    说着说着,连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扯出来了。

     太子面上点头称“诺”,心里不以为然。

    前世今生两辈子没听说过哪个孝顺孩子是打出来的。

    老父亲真是十年如一日的幼稚啊。

    不过太子倒也习惯了。

     刘彻见儿子脸上没有一丝为难和勉强,他不禁跟身边人显摆,太子懂事,他教的好。

     看着太子长大的那些宦官不是年迈回乡就是早已病逝。

    如今刘彻身边年龄最大的也不知道十岁以前的太子什么样,反而见过十几岁的太子教父。

    这些宦官面上点头恭维,心说有没有可能太子殿下生来就与众不同。

     刘彻没少跟身边人感慨过,太子聪慧过人。

    现在的小黄门和黄门不认为太子殿下文武双全是陛下和太傅的功劳。

     刘彻算计人的时候满腹心计,平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