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了,是不是准备些赏银,师父们给姨娘念经便更认真些?” 青燕和巧雀都点头,很认可。

    便提前准备好了。

     巧雀便将预先备好的荷包拿出来。

     虽然三夫人指派了一个夫家姓高唤作“顺堂家的”的妈妈给殷莳,但殷莳跟她完全不熟,匆忙凑在一起,话都没说两句呢,还得磨合。

    这事也没提前知会她,所以还得殷莳这个主人亲自说话:“大师父,一点心意,请不要嫌弃。

    请师父们给我姨娘念经的时候多念两遍,我感激不尽。

    ” 淳远飞快地接过荷包揣进袖子里,表情和眼神都特别真诚:“阿弥陀佛,百善孝为先,施主尽可放心,但凡心诚,所求必应。

    ” 法事、念经什么的,当然好好做是更好的。

    但主要还是,殷莳希望自己这一年的生活能方便点。

     荷包里装的是铜钱,沉甸甸的,殷莳觉得自己够心诚了。

     看这位师父的眼神,这诚意他也接收到了。

     殷莳一低头,袖子掩住脸,哽咽了一下:“多谢。

    ” 等淳远离开了,高顺堂家的不满地道:“以后有事,姑娘都提前与我商量了再做。

    ” 她男人唤作高顺堂,是三夫人的陪房,如今跟着三爷,前程也还算好。

    但她一直没什么差事,赋闲在家,如今忽然得了个差事,虽算不得什么好差,总强过在家闲着。

     有差事才有工钱。

    没差事,主家只供给一口基本的米粮。

    所以人人都想领差事。

     这个差事预计为期一年,说起来也不算差了。

    只是没什么后续发展空间。

    因为姑娘们长大都是要嫁出去的。

    人力资源有限,三夫人一个庶子媳妇,自己还要在这个大宅门里打拼、宅斗,不太可能把自己的陪房送给个庶女。

     大概就是对付完了这一年,她跟四姑娘就各归各院了。

    既然如此,高顺堂家的就没打算太投入。

    不出岔子就行。

     但她瞧着四姑娘殷莳年纪不大,不免有点想拿捏的心思。

     殷莳并不怕她。

    因为这是个跟原身就不熟的人。

     殷莳只怕被熟悉的人看出来换了芯子,跟不熟的人就没什么可怕的。

     她说:“一点银钱小事,有什么要商量的,我又不是不能做主。

    别累着妈妈,有大事再跟妈妈商量。

    ”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高顺堂家的第一次拿捏就没成,便觉出殷莳不是个软和人,干笑道:“我盯着她们收拾屋子去。

    ” 便抢先进去了,遮羞。

     巧雀咋舌,凑在殷莳耳边夸她:“姑娘真会说话。

    ”以前可没看出来。

     殷莳趁机对她说:“你记住,我没有姨娘了,以后不能像从前那样。

    ” 巧雀很认同,点头:“是,姑娘说得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