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灯
小
中
大
抛弃了她们。
如今看到王姝,她突然想了解母亲了。
薛霁月其实也知道不多。
刘氏离府的时候他年纪还很小,记得的只有零星的印象。
兼之薛长风这些年不允许旁人谈及刘氏,说的人少了,自然就被人淡忘。
依稀记得是个话很少但很温柔的人。
兄妹两说了会儿话,便又提及了王姝。
而被提及的王姝此时正在与穆老先生、华胜英、严先生以及几个农科属的官员商议将推广良种范围扩大一事。
凉州已经推广良种快三年,覆盖面已经很大。
这三年里,因为粮食的大大增产,养活了不少不知多少凉州子民。
吃得饱饭,有地种,百姓们安居乐业,西北的局势自然就稳定许多。
两年前萧衍行已经陆陆续续地在各地增设了农科属。
范围涵盖了苏州、扬州、随州、荆州、赣州等十六个州。
农科属设置成功,就需要配备相应的人手。
去年年初之前,萧衍行便已经私下增派了不少人手跟在凉州农科属几个负责人手下做事。
如今按照各地特点分派人手,农科属推广良种一事就能够铺开来。
不过在铺开之前,穆老先生和前大司农华胜英作为主事人,自然要来与王姝商议。
王姝才是农科属最开始的发起人,也是良种供给的源头。
农科属的摊子到底能铺多大,看得就是王姝能提供多少良种。
要知道这十六个州里头,苏杭乃是大庆的粮袋子。
本身农田遍布不说,气候适宜、种植条件绝佳。
完全能做到一年两熟。
若是此地纳入良种推广的重点区域,需求量是巨大的。
“安心,良种是完全够的。
”王姝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凉州的农田产出全用作种,能涵盖三个州。
何况王家在江南也是拥有大批农田的。
有江南农田的支撑,这十六个州都能供得起。
有她这么说,几位老先生就放下心来。
说起来,几位老先生对王姝的态度颇有些意思。
哪怕他们初初识得王姝时,她已经在萧衍行的后院。
如今他们还是对王姝被萧衍行困在后院一事颇有微词。
时常就要去萧衍行耳边嘀咕两句‘暴殄天物’、‘焚琴煮鹤’。
这要不是萧衍行是主子,他们是恨不得拍桌子让萧衍行放王姝自由。
用穆老先生的话来说,萧衍行把一个救万民于水火的圣人给藏进自己兜里了,实在是不成体统。
不过他这话也就私下里跟自己学生嘀咕,不敢真到萧衍行跟前说。
王姝知晓他素来推崇自己,听几位老头的彩虹屁都听得耳朵起茧子。
华胜英老头儿刚才忍不住又冒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王姝憋着嘴笑起来:“先生们只管放心,良种一事必不会出纰漏。
其他事我亦早安排好,尔等只管放手去做。
” 后续的推广程序自有能人操持。
王姝与他们商议好推广细节,留了他们用饭。
等这一帮老头儿吃饱喝足离开,王姝才又回了屋里,将宴安给叫过来。
宴安方才也在旁听,农科属推广良种一事他早就听说过。
先前以为是华胜英和穆老先生的功劳,如今才发现推广农科属的大脑是王姝。
不得不说,他心里对自家老师的敬仰如高山仰止,诚心拜服。
每每王姝叫他去书房时,他跑得比什么都积极。
“方才农科属的事情你也听了。
”宴安是正经给王姝拜过师的,且是萧衍行亲自引荐的。
这在古代的师生规矩中,宴安就算是王姝的自己人。
王姝自然也不避讳他,“你在试验田这两年,应该也看到不少。
试验田的高产量都是要施足肥料的,少一分都不行。
” 这一点宴安自然知晓。
他从一开始嫌弃,到如今也视这些肥料为宝贝,早已完成了这个蜕变。
“
如今看到王姝,她突然想了解母亲了。
薛霁月其实也知道不多。
刘氏离府的时候他年纪还很小,记得的只有零星的印象。
兼之薛长风这些年不允许旁人谈及刘氏,说的人少了,自然就被人淡忘。
依稀记得是个话很少但很温柔的人。
兄妹两说了会儿话,便又提及了王姝。
而被提及的王姝此时正在与穆老先生、华胜英、严先生以及几个农科属的官员商议将推广良种范围扩大一事。
凉州已经推广良种快三年,覆盖面已经很大。
这三年里,因为粮食的大大增产,养活了不少不知多少凉州子民。
吃得饱饭,有地种,百姓们安居乐业,西北的局势自然就稳定许多。
两年前萧衍行已经陆陆续续地在各地增设了农科属。
范围涵盖了苏州、扬州、随州、荆州、赣州等十六个州。
农科属设置成功,就需要配备相应的人手。
去年年初之前,萧衍行便已经私下增派了不少人手跟在凉州农科属几个负责人手下做事。
如今按照各地特点分派人手,农科属推广良种一事就能够铺开来。
不过在铺开之前,穆老先生和前大司农华胜英作为主事人,自然要来与王姝商议。
王姝才是农科属最开始的发起人,也是良种供给的源头。
农科属的摊子到底能铺多大,看得就是王姝能提供多少良种。
要知道这十六个州里头,苏杭乃是大庆的粮袋子。
本身农田遍布不说,气候适宜、种植条件绝佳。
完全能做到一年两熟。
若是此地纳入良种推广的重点区域,需求量是巨大的。
“安心,良种是完全够的。
”王姝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凉州的农田产出全用作种,能涵盖三个州。
何况王家在江南也是拥有大批农田的。
有江南农田的支撑,这十六个州都能供得起。
有她这么说,几位老先生就放下心来。
说起来,几位老先生对王姝的态度颇有些意思。
哪怕他们初初识得王姝时,她已经在萧衍行的后院。
如今他们还是对王姝被萧衍行困在后院一事颇有微词。
时常就要去萧衍行耳边嘀咕两句‘暴殄天物’、‘焚琴煮鹤’。
这要不是萧衍行是主子,他们是恨不得拍桌子让萧衍行放王姝自由。
用穆老先生的话来说,萧衍行把一个救万民于水火的圣人给藏进自己兜里了,实在是不成体统。
不过他这话也就私下里跟自己学生嘀咕,不敢真到萧衍行跟前说。
王姝知晓他素来推崇自己,听几位老头的彩虹屁都听得耳朵起茧子。
华胜英老头儿刚才忍不住又冒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王姝憋着嘴笑起来:“先生们只管放心,良种一事必不会出纰漏。
其他事我亦早安排好,尔等只管放手去做。
” 后续的推广程序自有能人操持。
王姝与他们商议好推广细节,留了他们用饭。
等这一帮老头儿吃饱喝足离开,王姝才又回了屋里,将宴安给叫过来。
宴安方才也在旁听,农科属推广良种一事他早就听说过。
先前以为是华胜英和穆老先生的功劳,如今才发现推广农科属的大脑是王姝。
不得不说,他心里对自家老师的敬仰如高山仰止,诚心拜服。
每每王姝叫他去书房时,他跑得比什么都积极。
“方才农科属的事情你也听了。
”宴安是正经给王姝拜过师的,且是萧衍行亲自引荐的。
这在古代的师生规矩中,宴安就算是王姝的自己人。
王姝自然也不避讳他,“你在试验田这两年,应该也看到不少。
试验田的高产量都是要施足肥料的,少一分都不行。
” 这一点宴安自然知晓。
他从一开始嫌弃,到如今也视这些肥料为宝贝,早已完成了这个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