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回乡进红薯

关灯
大气,对她越发喜欢。

     一晃就过了三天,家里的板栗不多了,可方爷爷还没来。

     虽然可以借三阳村大队的电话给四美镇打电话,让四美镇的干部给方爷爷传话,尽快把板栗送来,可是林麦并不知道四美镇的电话。

     这个年代又没有网,也无法查询。

     没奈何,林麦只得留铁牛一人做生意,她一大早就赶最早的火车回了四美镇。

     到四美镇时已是上午八点多,好死不死碰到了吴婶。

     林麦有些纳闷,这个老心机婊怎么没去省城卖板栗,还是只有她儿子儿媳去了,她没去? 老心机婊看见她,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那仇恨的目光好像她烧了她家的房子,并把她唯一的孙子扔井里了似的。

     林麦不予理会,回到了方奶奶家。

     方爷爷一见她就道:“我正琢磨着要不要去城里找你,你就回来了。

    ” 林麦忙问:“咋了?” 方爷爷摆摆手:“没啥事,你别紧张,我就是想告诉你这板栗涨价了,要一毛五分钱一斤,还不好收,我收了好几天,也只收上来两千斤。

    ” 林麦有些意外:“怎么涨价了?” “收的人多了,自然就涨价了。

    ”方爷爷发愁道,“这板栗收不到咋办哪,你还等着卖板栗挣钱买房哩。

    ” 现在虽然已经是八十年代了,可还是计划经济,买啥都要票。

     而马上就过年了,市民们要打年货了,凭着票去买年货买不了多少。

     如果自己倒些农产品去城里卖,肯定会受那些打年货的主妇欢迎的。

     林麦心里有了盘算:“收不到板栗就不收了,爷爷可以帮我收花生,蚕豆,豌豆,红薯干炒着卖。

    ” 如今的农村,在吃方面比城里人要好一些,至少在湖省是这个情况。

     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所以花生蚕豆红薯啥的每年能收不少,收购这些不困难。

     方爷爷问:“你要多少,我这就去帮你收购。

    ” 林麦先把这次收购板栗的三百块钱付了,手上就只剩四百来块钱了。

     她问了一下花生等农作物的价格。

     方爷爷道:“花生三毛钱一斤,蚕豆和豌豆都是两毛一斤,这红薯干没人买,也就没市场价,不过红薯价格我清楚,是五分钱一斤。

    ” 林麦想到江城小吃苕面窝,就是用红薯切块油炸而成的。

     苕面窝油香扑鼻,外焦里嫩,软糯可口,完全可以卖苕面窝,一毛一个很好卖。

     林麦思考了片刻,道:“干脆买两千斤红薯,十斤菜油和五十斤面粉好了。

    ” 方爷爷问:“那花生啥的还要不要?” “不要了。

    ”林麦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二老,“我准备炸苕面窝卖。

    ” 方奶奶担心道:“你和铁牛又是卖板栗,又是炸面窝,忙不忙得过来?” 林麦点头:“忙得过来的。

    ” 她已经计划好了,板栗每天九点之后才开始卖,她可以在六点到九点之间炸苕面窝卖,就都能顾上了。

     方爷爷立刻出门要给林麦收红薯、菜油和面粉。

     林麦笑着道:“我还没给钱爷爷呢。

    ” 两千斤红薯一百块钱,菜油一斤一块钱,十个十块钱,面粉两毛一斤,五十斤一百块。

     方爷爷拿了钱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