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返魂香》

关灯

第一章双鲤

&ldquo这位后生,快醒醒,到长安了!&rdquo一阵推攘,将躺在青草堆上熟睡的元曜拍醒,他恍恍惚惚地睁开了眼睛,正好看见一张鹤发鸡皮,凸牙豁唇的脸靠近。

     &ldquo啊啊!妖怪?!!&rdquo元曜大吃一惊,一头扎向青草堆里,语带哭腔:&ldquo妖怪大人,不要吃小生!小生太瘦,不好吃&hellip&hellip&rdquo 赶车的老翁不高兴了,道:&ldquo光天化日,哪有妖怪?!老朽来长安城货草料,你这后生半路搭了老朽的便车,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语,上了车就倒头大睡,睡醒了就作怪!喏,到城门了,下车吧!&rdquo 元曜闻言,从草堆中抬起头,马车正好停在驿路上,前方不到一百米处,一座巍峨的城门遥遥入目,正是长安城的右南门--启夏门。

     时值盛唐武后光宅年间,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俱是风烟鼎盛,繁华旖旎之都。

    尤其是长安,号称当时东方世界最大的都市,与西方大秦国的罗马遥遥相应,如同镶嵌在世界最东方和最西方的两粒明珠。

    大秦、波斯、楼兰、天竺、倭国、高丽等国的贵族、商人、僧侣,均不辞万里辛劳,慕名云集长安,或瞻仰大唐风物,或贸易奇珍异宝,或传播宗教信仰。

     人烟云集之处,不免七情六欲,嗔痴三毒,情、欲中繁衍妖魔,嗔痴中滋生鬼魅。

    长安,亦是一座百鬼夜行,千妖伏聚的魔都。

     元曜从马车上跳下来,仍是不敢看老翁,他深深地作了一个揖:&ldquo多谢老伯。

    &rdquo 老翁咧开豁唇,笑了:&ldquo闻着你一身酸腐味,莫不是进京赴考的士子?&rdquo 元曜仍是低头,道:&ldquo小生正是为了赴考而来长安。

    &rdquo 老翁疑惑地道:&ldquo你既没有行李书卷,又没有仆从,而且落魄到要搭老朽的便车,估计也没有盘缠,科举明年正月举行,现在才三月,这一整年时间,你莫非想露宿街头?&rdquo 元曜低声道:&ldquo小生家贫,没有仆从,在洛阳时,行李盘缠都被人骗了去。

    不过,小生有一门远亲住在长安,此次前来既为赴考,也为投亲。

    &rdquo 老翁道:&ldquo这样啊,那后生你自己保重。

    恕老朽直言,你上停偏狭,命宫泛浊,是容易招妖聚鬼的面相啊!若要化解,近日内,须得避水!&rdquo 元曜抬头看了老翁一眼,立刻又垂下了头:&ldquo谢谢老伯指点。

    &rdquo 老翁挥了挥手,道:&ldquo去吧,后生。

    &rdquo 元曜作了一揖,转身向启夏门走去,驿路边有简陋的茶肆,商客客商在茶肆中歇脚,笑语喧哗。

     老翁说是货草料,却不进长安城,他在原地将马车掉了头,驮着满满一车青草又按原路返回了。

     听到身后车轮声渐远,元曜才回过了头,望向老翁赶马车的背影。

    老翁一身灰色短打,银发梳成髻,本该是双耳的地方,长着一双长长的兔耳。

     老翁蓦然回头,与元曜遥遥相望,笑了笑,凸牙豁唇,正是兔面。

     元曜吓得赶紧转身,继续向城门走去。

     马车在驿道上缓缓行走,茶肆中歇脚的人,驿道上来往的人,似乎都没发现赶车的是一个兔首人身的老人。

     老翁说得不错,元曜确实八字逢煞,命结妖缘鬼分。

    从小,他就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树下井底掩面哭泣的女子,茶楼酒肆中兽面蓬尾的客人,在街头巷尾踽踽独行的妖怪。

     元曜胆小,却总逢妖。

    今天上午,他在山道上赶路,遇上了这只驮草料入长安城贩卖的兔妖,为了能够在日落前赶到长安,他就壮着胆子,硬着头皮搭了它的车。

    一路上,小书生提心吊胆,不敢看它,也不敢多话,总算颠簸到了长安。

     已是夕阳近黄昏,昼与夜模糊了边界,另一个世界缓缓醒来。

     元曜走进启夏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