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立储

关灯
◎【成宇帝和清远的日常小事】◎ 其实,把目光放到上辈子,陈延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会说话、阿谀奉承的人。

     毕竟导师总说他虽然学文,但在很多社交场合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将来找工作是要吃亏的。

     现在看来,当年的自以为,还是早了,如今改头换面、甜言蜜语,已然张口就来。

     成宇帝到底该不该立太子、培养继承人?当然该! 每一任帝国的合格继任者都该这么做,早早定下继承人,好好培养,才能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维持住帝国的和平,不令百姓经受夺嫡的风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君王枕畔,岂容他人鼾睡? 成宇帝现在是知道自己身子骨不好,不留后路不行,又不想这么快,觉得可以再等等。

     陈延决定用另一重话语,打破他的等待。

     - 他先是长叹了一口气,然后立即跪在了地上,用十分痛惜的语气说:“臣知道陛下不舍,但您的确已经到了该立太子的时候了!” 此时的陈延,像是朝堂上的每一个‘谏臣’,不畏惧这高堂之上的天子,只为了臣民,说出会令君主发怒的话。

     成宇帝知道,这样的臣子是好臣子,但…… 如果清远是这样,也会令人好失望。

     是的,六十岁的帝王,就是这样的喜怒无常,他甚至想立刻拿起桌边的什么东西,狠狠地摔在陈延的身上。

     看呐,你就是这样令我是失望,他想泻火,他想—— 但他的想法还没有付诸行动,臣子轻缓又带着关切的声音再度响起,“陛下,臣知道您心系天下,想守着,想等等看,但到如此关头,您实在等不了了。

    ” “?”成宇帝一懵,什么东西,清远他,他在说什么? 他目光里闪过疑惑,陈延又说:“臣知道,您是对殿下们不够满意。

    ”陈延快速为成宇帝不立皇子的原因定了性。

     他深谙陛下想听什么:“大名是从在您的手中走向盛世的,臣知道,您对大名、对天下子民有着深厚的情怀,您一直都是这四海的君父。

    ” “往前数这三四十年,您一直励精图治、兢兢业业,纵病,只要能起,绝不迟朝,奏章、奏表,也不会在阁内停三日。

    虽然富有四海,但您从不享乐。

    总想着这京内百姓、天下百姓。

    ” “可人的精力毕竟四海有限的,你看看你……四十年了,为天下,您已病得这么重,虽然诸位殿下尚且稚嫩……”陈延跟着叹了口气,“去岁,陛下您将他们遣至前朝,臣观察过,诸位殿下的确大不如陛下。

    ” “可陛下您累成这样,实在需要一人来分担了。

    ”陈延说:“朝堂内事情繁多,也总有不需要您操心的小事,若有太子,他可代为处理这些繁杂之事。

    陛下只需要掌舵即可,能轻松许多。

    ” 这一连串的输出,把成宇帝捧得高高的。

     他自己都没想过……啊,朕久不立太子,是为这个?但一想,可不就是吗! 是朕不想立吗?谁能担此重任?!老大,吃喝送礼还行,做君主…… 老二,印象不深,不爱说话,老三心眼小,老四老五也不提,倒是老九,有几分自己的神采,但太小了,难堪大任。

     他神色松了松,陈延知道自己说对了方向,又接着补充:“不过臣虽催促,这一时半会儿也选不好,陛下总归令殿下们多历练历练,总能选个同陛下有几分相似的。

    ” “毕竟是您的孩子。

    ” 高兴了! 如果劝他立太子的人,都能这样劝,成宇帝觉得自己还是能听一听的,他谈话的兴致又上来了,长叹一声:“确是如此,朝堂上的人只知催立,可谁又能挑这样的担子呢……朕亦在想。

    ” 陈延也跟着点头,然后打蛇上棍,佯怒‘怪’起了各位殿下不给力,要是出一个陛下第二,何须如此纠结。

     他这样捧哏,倒让天子有些不好意思,言:“也怪朕,实在太不中用,前些年心在前朝州府与变法,后来放在皇儿们身上,他们已经大了,如今朕的确是知道了,要立储……” “可时间有些晚了,朕想再带一带,江山社稷何等重要,怎能草草定人?”锦绣江山,他还没有看够,可身体已经在催促他了。

     每每到此,成宇帝就觉得不公,平常没人听他叹,今日陈延在,他忍不住叹:“若是如前朝那哀帝,那朕还有数十年可选……能慢慢挑,慢慢培养。

    ” 陈延:“正是如此,才要快立太子啊!陛下,您是天子,受天庇佑,为何而病,还不是太过劳神?要臣说,您也为这大名做得够多了,该歇歇了。

    ” “于养生一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