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及笄礼后,逢初一这日,裴秉元休沐归来,一家人用膳完毕,林氏见气氛和洽,便提了一嘴:“官人在国子监里识得许多同仁、学官,若是闲暇时候,也打听打听哪家有适龄的好儿郎,家里头这几个丫头,年纪都不小了。

    ” 好意让裴秉元替兰姐儿找个徐家那样的好夫家。

     谁知兰姐儿并不领情,冷了脸,道:“不劳夫人急着找人家把我嫁出去,这京都城里的勋贵人家,多的是女子十八岁才说人家。

    ”说得好似是主母急着把她赶出家门一样。

     一句话把林氏的好意踩得细碎,令林氏讪讪,终究是她高看了兰姐儿,十分后悔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些话。

     裴秉元放下筷子,斥责道:“年纪越大,反倒越不懂事。

    ” 老太太则打圆场,道:“你这孩子,你母亲也是一番好意。

    ”又对裴秉元道,“世珍说得在理,你在书院里,该好好物色物色。

    ” 裴少淮见母亲受了如此委屈,心中甚是不快,觉得兰姐儿不识好人心,无怪一意孤行落得那样的下场。

    又想,她这样的脾气,若是不吃教训,不撞得头破血流,恐怕难以回头。

     他内心是极矛盾的。

     唯有一点,他不想让全府的人,要为兰姐儿的错买单,这是不变的。

     裴少淮身为男丁,不好下场说些甚么,只好朝身旁的姐姐使了个眼神。

     姐弟心有灵犀,英姐儿当即意会,替母亲说道:“二姐倒也不必如此敏感,横竖这家里不止二姐一个未出阁的女儿,许是娘亲替我和竹姐姐谋长远呢?” 一句话噎住了兰姐儿的嘴,气得她独自回了自己的阁院。

     原本和和气气的氛围,也被她闹得冷了场。

     …… …… 残雪消去春风细软,潇潇细雨天微寒,冬梅已尽,到了柳枝渐绿的时节。

     又是一年春日。

     淮哥儿、津哥儿都已年满七岁。

     这日,开堂之前,兄弟二人翻看唐诗解闷,看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3]”一句,都很是喜欢,又想起明日是十五休沐,便商量着,明日要一同出去踏春看景。

     “光是看景许是不够的,那香酥丸子和小香鱼,要多带一些,还不能叫母亲知道了。

    ”淮哥儿提议道。

     “四姐姐熬的甜茶也要带上一壶。

    ”津哥儿补充。

     “再叫长舟从庄子要些落花生,盐水一煮,带上两包。

    ”淮哥儿又道。

     “那我让小娘再做些点心。

    ”津哥儿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又道,“这些应当够了罢?” 淮哥儿点点头,道:“只需不叫三姐四姐知晓,光我们兄弟二人,是够了。

    ” 津哥儿顿时泄气垂首,道:“岂能绕得过她们两个,咱们还是多带一些罢,别叫我们没吃上,倒让她们吃饱喝足了。

    ” “是矣是矣。

    ” 兄弟商量着商量着,开堂的时辰便到了,等了半刻钟,仍不见曹夫子的身影。

     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曹夫子是个守时的人。

     淮哥儿问道:“曹夫子昨日有说今日休堂吗?我记着,好似没有。

    ” “并无。

    ”津哥儿记忆力好,断不会记错,又道,“曹夫子不会记错了,假以为是今日休沐罢?” “不知道,咱们继续读诗卷,再等等罢。

    ” 又过了一刻钟,淮津兄弟二人没能等来曹夫子,却等来一脸愁容的祖父。

     裴少淮不知何事,遂问:“祖父,曹夫子呢?” “方才与我请辞了,唉——”裴老爷子长叹一声,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愁,道,“曹夫子说,以他的本事,教不了你们兄弟二人,让我另请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