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关灯
小
中
大
娘子怎么从王家出来的?王家不是没有女儿吗?”
嫁娶这喜事儿,大家还是很愿意看热闹的。
尤其是大户人家的热闹,大家伙更愿意看。
“嗨,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王大人虽然没有女儿,但是有一个侄女儿。
” “侄女儿?我怎么听说前几年嫁到贾家去了,王大人有两个侄女?” “哎哟,大兄弟,你这消息可落后了哈。
那王家小姐,早就跟荣国公府的琏二爷和离了。
这都过去半年的事情了,怎么你还不知道?” 那人挠着头笑了笑,“我最近去外地跑商去了,这不刚回来,就看见了十里红妆,这不好奇嘛。
” “原来跑商去了。
难怪。
” 两人正说着话呢,便又有人不屑地说道,“这一女嫁二夫,名声可不好听。
正经人家,谁会二嫁,不如去家庙。
有志气的,一根绳子吊死,那才叫我等佩服。
” 方才那两人一听这胡话,面面相觑了一眼,然后双双跳开。
四周方才听见这话的人也纷纷退开,像是生怕被这人沾染上瘟疫似的,全都离得远远的。
“那个酸儒是不是脑子有病。
人家王大人的侄女和离再嫁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喜的日子,用得着这么咒人家么?” “啧,你瞧他那样子,就是个穷酸秀才,这是酸人家呢。
人家王大人可是一品的大官,也就是王大人人不在,才敢这么说话。
人要是当着王大人的面,估摸着欢欢喜喜添腚去了,哪里会说这种混账话。
” “兄台说得有理。
哎呀,那能娶到王家的姑娘的男人,命可真好。
有了这么一个一品的舅舅,往后保管官运亨通呐。
” 也有读书人羡慕不已,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个娶人家侄女的人。
“可不就是,那男人命可真好。
” “要是我,我也愿意娶二婚的王家大小姐。
” 官场少奋斗二十年,谁人不羡慕。
反正读书人是羡慕坏了,没有成亲的,心里想着往后要娶个有后台的媳妇。
有那成亲有孩子的,则是想让孩子娶或者嫁个好人家。
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对新人往后的日子只会两看相厌,王家大小姐往后指定骑在夫君头上作威作福。
当初在贾家,不就是这般? 人生百态,莫不如此。
王熙凤走后街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她一概不知晓。
不过她就是知晓了,也并不会在意那些无关紧要之人的话。
日子是自己过的,旁人只是说两句风凉话罢了,压根不用放在心上。
花轿一路前行,等出了城。
王熙凤下了花轿,上了马车。
没办法,人抬的轿子,实在是太慢了。
他们还要赶时间,马车才是首选。
当然,马车也是用红绸布装饰过的。
王熙凤没掀盖头,便已经看见了红色地垫。
“大小姐,您慢点,前面有个炕桌。
”丫鬟春麦提醒道。
“大小姐,您注意头顶。
”夏收左手扶着王熙凤,右手护住王熙凤的头顶。
不过这一幕,盖着盖头的王熙凤看不见。
王熙凤顺着两个丫鬟的提醒,稳稳地坐了下来。
夏收又眼疾手快地塞了靠垫塞在主子的背后。
“大小姐,炕桌上有热水,您喝吗?”春麦道。
王熙凤却是摇了摇头。
“不用了。
我不渴。
” 经过上次下毒这一遭,王熙凤现在轻易不在外面吃东西。
尤其是这种,不是自己亲自置办的东西。
说不得什么时候被人下了药都不一定。
能不碰就不碰。
王熙凤这个主子没什么需求,马车中很快便静谧下来。
倒是摇摇晃晃的,勾起了王熙凤瞌睡。
但她知道此时并不是睡觉的地方,于是便掐了掐自己的手指,强迫自己打起精神。
去码头那边还有许多时间,要睡也是等到了码头上了船才再睡。
估计巧姐儿那个小丫头也没睡好,届时正好搂着热乎乎的小丫头睡觉。
也是美事一桩。
想着巧姐儿,王熙凤不由得想到贾琏,还有贾家那一家子。
上回那下毒的事情,虽说没有直接证据,但王熙凤几乎可以肯定,想害她的人,就是贾府里头的人。
贾母里头主子虽然不少,但有能耐的就那几个。
贾赦贾琏父子两个贪花好色,恨是会恨她,但应该不会害自己。
好歹她是贾琏曾经的妻子,虽然和离的时候闹得很不愉快,但贾琏没那胆子敢在王家下手害她。
否则贾琏也不能让原主压上一头。
贾赦就更不可能了,人家只关心自己花天酒地有没有钱挥霍,连亲儿子贾琏都懒得管,才不会管前儿媳的事情。
至于前婆婆邢夫人,当初原主跟王夫人站在一边,确实有几分龌龊。
但邢夫人为人懦弱,因着家世不好,过门好多年也没有孩子,是以没有底气。
受了气,只能自己憋着。
她被王夫人这个弟媳打压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翻身过,又怎么可能有那胆子对她动手。
她就是有那胆子,也没有那人脉。
下一辈的人,更加没可能。
唯独贾母那边…… 王熙凤不由得分析贾母的脾气性情。
明面上贾母是个慈爱宽和的大家长,但私底下确实个是非不分,善于享乐的老太太。
只一件事,让大房搬离正院荣禧堂让给二房住,便能确定老太太是非不分。
按照礼法,二房的贾政一家可没有资格住进荣禧堂。
荣禧堂是正院,理应给嫡长子贾赦住才对。
但贾母凭借着自己的喜欢,硬是让大房搬离了荣禧堂不说,还把人赶到马棚附近居住。
也就是老皇帝不追究
尤其是大户人家的热闹,大家伙更愿意看。
“嗨,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王大人虽然没有女儿,但是有一个侄女儿。
” “侄女儿?我怎么听说前几年嫁到贾家去了,王大人有两个侄女?” “哎哟,大兄弟,你这消息可落后了哈。
那王家小姐,早就跟荣国公府的琏二爷和离了。
这都过去半年的事情了,怎么你还不知道?” 那人挠着头笑了笑,“我最近去外地跑商去了,这不刚回来,就看见了十里红妆,这不好奇嘛。
” “原来跑商去了。
难怪。
” 两人正说着话呢,便又有人不屑地说道,“这一女嫁二夫,名声可不好听。
正经人家,谁会二嫁,不如去家庙。
有志气的,一根绳子吊死,那才叫我等佩服。
” 方才那两人一听这胡话,面面相觑了一眼,然后双双跳开。
四周方才听见这话的人也纷纷退开,像是生怕被这人沾染上瘟疫似的,全都离得远远的。
“那个酸儒是不是脑子有病。
人家王大人的侄女和离再嫁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喜的日子,用得着这么咒人家么?” “啧,你瞧他那样子,就是个穷酸秀才,这是酸人家呢。
人家王大人可是一品的大官,也就是王大人人不在,才敢这么说话。
人要是当着王大人的面,估摸着欢欢喜喜添腚去了,哪里会说这种混账话。
” “兄台说得有理。
哎呀,那能娶到王家的姑娘的男人,命可真好。
有了这么一个一品的舅舅,往后保管官运亨通呐。
” 也有读书人羡慕不已,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个娶人家侄女的人。
“可不就是,那男人命可真好。
” “要是我,我也愿意娶二婚的王家大小姐。
” 官场少奋斗二十年,谁人不羡慕。
反正读书人是羡慕坏了,没有成亲的,心里想着往后要娶个有后台的媳妇。
有那成亲有孩子的,则是想让孩子娶或者嫁个好人家。
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对新人往后的日子只会两看相厌,王家大小姐往后指定骑在夫君头上作威作福。
当初在贾家,不就是这般? 人生百态,莫不如此。
王熙凤走后街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她一概不知晓。
不过她就是知晓了,也并不会在意那些无关紧要之人的话。
日子是自己过的,旁人只是说两句风凉话罢了,压根不用放在心上。
花轿一路前行,等出了城。
王熙凤下了花轿,上了马车。
没办法,人抬的轿子,实在是太慢了。
他们还要赶时间,马车才是首选。
当然,马车也是用红绸布装饰过的。
王熙凤没掀盖头,便已经看见了红色地垫。
“大小姐,您慢点,前面有个炕桌。
”丫鬟春麦提醒道。
“大小姐,您注意头顶。
”夏收左手扶着王熙凤,右手护住王熙凤的头顶。
不过这一幕,盖着盖头的王熙凤看不见。
王熙凤顺着两个丫鬟的提醒,稳稳地坐了下来。
夏收又眼疾手快地塞了靠垫塞在主子的背后。
“大小姐,炕桌上有热水,您喝吗?”春麦道。
王熙凤却是摇了摇头。
“不用了。
我不渴。
” 经过上次下毒这一遭,王熙凤现在轻易不在外面吃东西。
尤其是这种,不是自己亲自置办的东西。
说不得什么时候被人下了药都不一定。
能不碰就不碰。
王熙凤这个主子没什么需求,马车中很快便静谧下来。
倒是摇摇晃晃的,勾起了王熙凤瞌睡。
但她知道此时并不是睡觉的地方,于是便掐了掐自己的手指,强迫自己打起精神。
去码头那边还有许多时间,要睡也是等到了码头上了船才再睡。
估计巧姐儿那个小丫头也没睡好,届时正好搂着热乎乎的小丫头睡觉。
也是美事一桩。
想着巧姐儿,王熙凤不由得想到贾琏,还有贾家那一家子。
上回那下毒的事情,虽说没有直接证据,但王熙凤几乎可以肯定,想害她的人,就是贾府里头的人。
贾母里头主子虽然不少,但有能耐的就那几个。
贾赦贾琏父子两个贪花好色,恨是会恨她,但应该不会害自己。
好歹她是贾琏曾经的妻子,虽然和离的时候闹得很不愉快,但贾琏没那胆子敢在王家下手害她。
否则贾琏也不能让原主压上一头。
贾赦就更不可能了,人家只关心自己花天酒地有没有钱挥霍,连亲儿子贾琏都懒得管,才不会管前儿媳的事情。
至于前婆婆邢夫人,当初原主跟王夫人站在一边,确实有几分龌龊。
但邢夫人为人懦弱,因着家世不好,过门好多年也没有孩子,是以没有底气。
受了气,只能自己憋着。
她被王夫人这个弟媳打压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翻身过,又怎么可能有那胆子对她动手。
她就是有那胆子,也没有那人脉。
下一辈的人,更加没可能。
唯独贾母那边…… 王熙凤不由得分析贾母的脾气性情。
明面上贾母是个慈爱宽和的大家长,但私底下确实个是非不分,善于享乐的老太太。
只一件事,让大房搬离正院荣禧堂让给二房住,便能确定老太太是非不分。
按照礼法,二房的贾政一家可没有资格住进荣禧堂。
荣禧堂是正院,理应给嫡长子贾赦住才对。
但贾母凭借着自己的喜欢,硬是让大房搬离了荣禧堂不说,还把人赶到马棚附近居住。
也就是老皇帝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