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当丫鬟的第六天

关灯
姜棠想了想早晨收下的大银镯子,“……那五公子可有什么忌口。

    ” 姜棠是没灯笼,前几日都是结伴回去,人多又不害怕,根本用不到灯笼。

     这柄灯笼很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木头雕刻的柄,上面还有花纹。

    灯笼面是半透明的纱布,还描了画,很是雅致。

     是顾见山的灯笼。

     姜棠道:“夫人院里的。

    ” 陆英哎了一声,不是男人的,那就没问的必要了。

     “有个灯笼是方便。

    ” 姜棠觉得也是,不然她也不会蹭顾见山的灯笼,想想还是后怕,以后行事更要小心。

     回到下人房,姜棠简单梳洗一番上床了,旁边是陆英静墨浅浅的呼吸声。

     姜棠小心翻了个身,明天就要去正院,起的只能比平日更早。

    就当加班,累是累,但赚得多。

     今天多赚了三十五文,要是每天都能赚这么多,一个月下来比月钱还多。

     如果还有赏钱……那就更多了。

     佩兰说那匣子点心就值一两银子,她也会做点心,味道不比这个差。

     姜棠揉揉脸,不能再想下去了,再想就得高兴得睡不着觉了。

     次日,姜棠比平时早醒半个时辰,蹑手蹑脚下床,悄悄收拾好出门,直接去了宴几堂。

     露竹说的没错,她是宴几堂的丫鬟,卖身契在陆锦瑶手里。

     多一份工作是多一份,但不能本末倒置。

     天还黑着,放现代也就凌晨四点多。

    旁边几间屋子都没亮着灯,从下人房到宴几堂的一条路都是黑的。

     到了宴几堂,赵大娘还没来,佩兰打着哈欠从耳房出来,“这么早,昨晚大娘子用了一笼包子。

    ” 姜棠冲佩兰笑了一下,匆忙进小厨房准备早饭。

     佩兰愣了一下,这也太好看了。

     姜棠先检查了一下黄豆,豆子已经泡发了,各个圆润饱满。

    昨晚陆锦瑶用了饭,又是灌汤包,早上大概想吃清淡一些的。

     过了一夜估计会想吃甜食,就做点豆花。

     浇头可以多调几碗,甜的咸的都得有。

     甜的有红糖枣汁的,糯米圆子的。

    咸的有猪肉丁油辣椒的,酸菜鱼片的,黄豆蹄花三种。

     陆锦瑶吃这些能吃饱,但还有顾见舟,男子饭量大,姜棠还得准备别的。

     磨豆子,煮豆浆,点豆花,这就花了半个多时辰。

    姜棠觉得配豆花最好的就是油条酥饼。

     油条得发面是来不及了,姜棠就烙了几块葱花饼。

     等卯时赵大娘过来,姜棠交代好怎么吃,这才拎着装满豆浆的食盒去正院。

     晨起风有些凉,到了正院,姜棠直接去了小厨房。

     正院小厨房有两位厨娘,一位姓李,三十多岁,瘦一些,看着特别干练。

    另一位姓孙,四十多岁,人有点胖,面相和善。

     两人对姜棠的态度很是客气,锅在哪儿调料在哪儿,厨房都有什么食材,一一说明了。

     “姜棠姑娘看缺什么东西,我去告诉采买的管事,上午一准备齐了。

    ”孙大娘一脸福相,“我俩就给你打下手,你呀千万别客气。

    ” 这善意也不是无缘无故来的,姜棠是宴几堂的人,代表着四娘子的孝心。

    就算她做的东西再好吃,夫人也不可能把人要过来。

     既然如此,她们为什么要为难姜棠。

     唯一令两人诧异就是姜棠太年轻,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而且眉眼精致的像幅画。

     姜棠先问了夫人和永宁侯的忌口,虽然提前打听了,但还是问一问为好。

     两位厨娘的回答和南雪白薇一样,姜棠道:“早饭吃嫩豆花吧,我多调几样卤,让夫人多尝尝。

    ” 两位厨娘都没意见,围在一旁看姜棠怎么做。

     看了一会儿,还真能看出点门道来。

     一般厨子做菜会讲刀工火候,姜棠做菜没那么多考究,看着是干净利落赏心悦目,要是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少了匠气,多了灵气。

     怎么好吃怎么来。

     不过刀工也能看得过去。

     豆浆下锅煮,再用盐水点豆花。

     胃口不好之人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