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报告,我是斯人

关灯
儿子兴致勃勃,马步蹲,时间渐渐拉长。

    小石锁玩的,让杨玲看的眼花缭乱。

     人家大人水桶去河边挑水,他拎两个小木桶,去河边拎水。

    晚上还要学拉二胡。

     隔壁张大妈一早端着饭碗串门:“杨玲,你家晚上杀猪吗?” 杨玲没反应过来,疑惑得问:“我家哪有猪啊?杀什么猪?” “吔,这就怪了。

    我每天晚上听你家猪叫到半夜啊!” 肖秉义听懂了讽刺:“妈,她嫌我拉二胡吵她了。

    ” 杨玲歉意的笑笑:“张大妈放心,猪杀光了,很快有鸟叫了。

    ” 邻居的称赞和挖苦,反而刺激了他练下去的兴致。

    只是拉二胡去了河边。

     他十岁,已养成早晚练一会的习惯,擦枪已擦到能拆能装。

     当然,也偶有鸟鸣。

     杨玲也兑现了承包合同,张校长小学招生,儿子已达高小水平。

     小学堂第一届只招小学一年级,镇上报名近百人,年龄不等。

    年龄小的七岁,年龄大的十三岁。

     肖秉义除了个头高一点,并未引人注意。

     比他小一点的周大会长女儿周小雨,不想去南京上学了,非要回镇凑热闹。

     拖着两条黄脓鼻涕的弟弟周小风,自然是姐姐的跟屁虫。

     周小雨喜欢跟肖秉义一同上学、放学,听他讲《旧唐书》和《西游记》。

     他们两家住宅,坐落在中桥和西桥之间,都在街南边。

     周小雨家住中桥头下去,朝南走五十米左右。

     她家大门朝东,出门丈余宽便是中河。

    肖秉义家住两桥中间。

     小学堂在东街街北,背街。

     肖秉义上学有两条巷子可走,近一点的走中桥东五十米朝北的柴巷。

     还有一条在东街茶馆斜对面,他很少走。

     只是饿了,偷偷溜茶馆旁老拐家买个甜烧饼。

     周小雨不管风吹日晒,吃好饭,就带弟弟背着书包,站桥头等候。

     肖秉义因男同学嫌他孤傲,不带他玩。

    只好跟周小雨凑合。

     跟她一起上学,他当然没意见。

    就是讨厌她弟弟周小风,两条黄鳝似的黄脓鼻涕。

     他曾仔细观察过,周小风鼻孔里,两条黄鳝慢慢伸头。

     然后周小风舌头上翻舔一下,随着吸气,又缩回鼻孔。

     啊哟,恶心死了,他见了就想吐。

     周小雨发现端倪,常带一条小毛巾给弟弟擦鼻涕。

    还不好意思的招呼:“对不起,我弟患慢性鼻炎,正在南京治疗……。

    ” 肖秉义这才知道,她在南京已上小学二年级,只是对斯人好奇,才回来低就。

     她还找了张校长,要求跟肖秉义同学坐同桌,而且总想帮助他。

     她哪里知道,肖秉义同学第一天看完领回的课本。

    接着看《西游记》了。

     他看课堂提问,总是周小雨抢答,很不服气。

    多次举手,无奈张校长总点周小雨。

     后来才知道,小学堂四合院是张家老宅。

    但同学们趴的课桌,是周小雨父亲捐赠的。

     他很无奈,总想治治她。

    她起身回答问题,他就盯着她研究。

     白皙的皮肤,连细细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两条小胳膊,犹如街上菜市的花香藕。

     她得到张校长表扬,总是转脸得意的瞅瞅他。

    两个发亮的黑眸子,常常刺痛他。

     他受不了,又气不过,不想再看到她得意的眼神。

    他要设法让她主动离远一点。

     开始拿纸写上“我是周兴业丫头,还有个弟弟叫黄脓鼻涕。

    ”悄悄贴她背后。

     可是一下课,被她的跟屁虫黄脓鼻涕拽掉。

     他看此招不行,灵机一动,下了狠手。

     周小雨发现,今天抽屉里爬一条毛毛虫,明天抽屉里有只青蛙。

     书包也有蟑螂和小老鼠。

     肖秉义看周小雨吓得扔掉书包,蹦起来,他心里舒坦无比。

    实在憋不住,躲墙角哈哈大笑。

     张校长要训肖秉义,周小雨不同意。

     她早已觉察肖秉义同学有小动作,准备对等还击。

     她有意让前排的弟弟挂着黄脓鼻涕常回头,恶心他。

     这一着真灵,肖秉义原本偶然也看看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