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关灯
罪臣之女的死……私下报官即可,拿到皇上面前来说,是否小题大做了” 官员之中,有人低声道。

     “若并非罪臣之女呢”一个平静而低沉的声音压过了质疑的话语。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谢兰胥身上。

     人群之中,谢兰胥一身颜色浅淡的大袖宽衣,如松风玉露,鹤立鸡群。

     他缓步走到荔知身边,正对着瞪着双眼的谢慎从。

     “四年前,一封飞书牵连出谋逆大案。

    太子谢松照和中书令荔乔年相继被斩。

    其家族也各获其罪。

    皇上圣恩浩荡,念我年幼多病,免去我的死罪,令我迁徙鸣月塔。

    也就是在那时,我阴差阳错认识了荔乔年的庶长子荔晋之,并在他死前得知一个惊天秘闻。

    ” “中书令荔乔年并未参与谋反,全程一无所知。

    荔家与东宫款曲的书信,皆由荔晋之一人为之。

    ” 谢兰胥的话,犹如巨石投入水面,激起惊涛骇浪。

     一时间,紫微宫前议论不止。

     一名凤王党的官员站出来说:“琅琊郡王!事关重大,你可有确切证据!” 谢兰胥不慌不忙道:“荔晋之的一面之词,我自然不会相信。

    直到我蒙受皇恩,重返京都,就职大理寺卿的时候——我翻阅了此案的相关案宗,对比荔晋之和荔乔年此前的笔迹,发现罪证上的笔迹,模仿得只有形似,却无神似。

    ” “不光如此,就连太子的笔迹,也是人模仿而成!” 百官一片哗然。

     “你是说,太子和中书令都是遭人陷害”有人忍不住问道。

     “当年的谋逆一案,作为谋反铁证的,只有荔家和东宫款曲的来往书信。

    此案证据单薄,疑点重重,却不知为何迅速结案,显然幕后另有黑手操控!” 谢兰胥双膝弯曲,跪行大礼。

    朗朗道: “微臣谢兰胥,以谢松照遗孤的身份,恳请皇上重审谋逆一案,为无辜之人沉冤昭雪,令有罪之人罪有应得!还我大燕朗朗乾坤!” 荔知也跟着跪了下去,掷地有声道: “请皇上为无辜之人沉冤昭雪,令有罪之人罪有应得!还我大燕朗朗乾坤!” 日光之下,谢兰胥气质高洁,神情清朗。

     一晃眼,还以为是谢松照死而复生。

     “太子……” 有和谢松照同朝为官的老臣泪眼婆娑。

     也有受过谢松照恩惠,后进的官员面露感慨。

     太子有愧于个人,但无愧于苍天。

     无论是从前,还是以后。

     他的人望并未消散,而是沉寂。

    直到某一日,重新风起浪涌。

     当第一个附和的官员跪下请命后,越来越多的官员跟着跪了下去。

     他们的声音,在不知不觉汇成滚滚前行的浪涛。

     无可阻止地扑向谢慎从。

     他气得吱呀乱叫,毫无帝王之仪。

     站在他身后的鹿窈叹了口气,说:“皇上病重,无力理政。

    但如今内外交困,诸位大人可否为本宫出个主意” 众人面面相觑。

     张之贞一直在暗中觑视众人神色。

    他不傻,皇帝分明是受了琅琊郡王,鹿德妃以及前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