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宝剑锋从磨砺出。

    ”李蔓铿锵道,“我觉得这儿的环境比县城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对我的成长大有裨益。

    ” 张主任双眼一弯,笑了:“行,我看你的表现!” 众人哗然,还没考试呢,这就定下一个。

     李蔓亦是跟着一愣:“谢谢!” 张主任微一颔首,将学历、党员证还给李蔓,看着低声议论的众人,拍了拍掌:“好了,大家带上推荐信跟我来。

    ” 说罢,转身朝商店左侧的大门走去。

     众人呼啦啦跟了过去。

     李蔓迟疑了下,收好证件,拴好小灰,小跑着坠在了大家身后。

     一个长辫子女知青回头道:“你还要考试吗?” 李蔓笑笑:“要的。

    ” 张主任是收下了她,可考不考试关系可大了,一个好的成绩,不但让这份工作来得更名正言顺,还有利于她今后的升迁。

     一行人进了院,往一间放了桌椅的办公室走去。

    门口,张主任挨个儿收了大家的推荐信。

     李蔓的推荐信方才在外面已经交了,轮到她时,张主任直接冲她摆了下手,试示她进去。

     李蔓心头一松,迎着大家或诧异或吃惊或不解的目光走到最后一排,选了个座位坐下,掏出钢笔。

     片刻,一位自称江会计的中年妇人抱着卷子走了进来,给大家说了下考试时间,便将卷子递给前排的知青,让大家挨个儿传了下来。

     李蔓接过卷子大致一看,70%都是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剩下的是基础会计知识。

    大学毕业多年,初高中的数学知识,李蔓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好在她有小蔓儿的记忆,上午又翻了三本会计书,做起题来得心应手。

     检查了两遍,李蔓第一个交了卷。

     张主任伸手接过,看着卷面上光洁秀劲的字迹,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外面等会儿。

    ”说着,已拿起笔对着答案打起了分。

     李蔓出门看了看小灰,去了趟厕所,再回来,院里已站满了考试出来的知青。

     方才那位长辫子姑娘看到李蔓挥手叫道:“李蔓、李蔓,过来。

    ” 李蔓朝屋里瞅了眼,还有三两个知青在奋笔疾书,要等分数全部出来,还得一会儿,左右无事,李蔓抬脚朝姑娘走了过去:“有什么事吗?” “方才我交卷时,看到你的分数了,”长辫子姑娘道,“95分。

    ” “我也看到了,”另一位短发的少女惊叹道,“你好厉害啊!” 其他人跟着看了过来。

     “李同志,”一位戴眼镜的少年问道,“你学过会计吗?” 李蔓摇摇头:“我昨天买了几本书,连夜翻看了遍,今天上午又复习了一遍。

    ”说着,掏出了挎包里的《财务会计知识》《会计原理》和《财会学习》。

     “我叫丰高朗,傣寨的知青,”少年道,“李同志,你这本《会计原理》我能翻翻吗?” 李蔓递了过去:“给。

    ” 丰高朗伸手接过道了声谢。

     “我是章台村的知青,宗琰,”长辫子姑娘道,“李蔓,我能看一本吗?” 李蔓拿着剩下的两本书给她选,宗琰拿了《财务会计知识》。

     剩下的一本,被一位叫郝文博的男知青借去了。

     宗琰初中毕业,16岁就来当知青了,翻开书很多地方看不懂,李蔓便按自己的理解给她讲了起来了,慢慢地身边围的人越来越多。

     江会计就坐在窗边给试卷打分,翻卷的间隙,侧耳听了那么几句,问张主任:“第一个交卷的白族姑娘叫什么?” “李蔓,凤山中学推荐来的优秀毕业生、党员。

    ” “党员!”江会计吃惊道,“她今年多大?” “17岁。

    ” “这么小就是党员了?” “是啊,听凤山县县政府王主任的媳妇,孙同志说,开春省外贸局招工考试,她考了满分。

    ” “啊,这么优秀!”江会计惊讶道,“那怎么没去外贸局上班?” 张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