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灯
次日一早,叶嘉便跟余氏抬上饼和锅灶,又将昨日包好的十块香胰子装进篓子一道儿带上镇子。

     昨日周憬琛去了驻地,如今没人陪叶嘉上镇子做生意,余氏自然得过来。

     她过来一是搭把手,二是为了叶嘉的安全。

    嘉娘身段越来越丰润了,吃得好皮子更白净。

    粗布麻衣都遮不住的明艳。

    太招人了。

    蕤姐儿照例送去了隔壁王老太家中,拜托她照看一二。

    如今周家是有银子的,余氏特意弄了几把大锁将屋里院子里的几道门和窗都锁得死死的。

     两人此时坐在孙老汉的牛车上,叶嘉把自己想做卤猪头做添头搭着饼卖的事儿给说了。

     “这能卖得出去么?”余氏素来很少质疑叶嘉的决定,不过听叶嘉突然提有些好奇,“这边吃牛羊肉的多,猪头肉这等东西怕是不太好卖。

    ” 叶嘉自然是知道的。

    李北镇靠南一点的位置,有一批回鹘人聚居在此。

    回鹘也就是后世说的回族。

    回族人是不吃猪肉的。

    具体原因后世流传的说法有许多:有说是宗教信仰,有说是战败的回鹘人先祖曾受过猪的恩惠,也有说是猪肉不洁,会玷污灵魂。

     总之,就是不吃猪肉,沾都不会沾。

     在做猪头肉之前叶嘉也考虑过民族习俗的问题。

    但仔细一想,李北镇这边其实不算太异族。

    人种混杂是没错,也确实有不少异族混血。

    大多数人是汉族。

    吃肉以牛羊肉为主是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的,猪肉若做得好也吃的。

     “无事,猪头肉只是做个试卖。

    若是能畅销最好,不能畅销,咱自家也能吃。

    ”叶嘉早在琢磨猪头肉时就想到过这个问题,被余氏点了一下也没多沮丧。

     “嘉娘心中有数就好。

    ”余氏不反对叶嘉折腾新吃食,左右她甚少做没把握的事,“就是咱往后在镇子上做生意,怕是要妥帖些才好。

    允安不在,咱娘俩势单力孤,尽量和气生财。

    ” 叶嘉懂她的意思,牛车轮子压着草地走得吱哇吱哇的响。

     抬头看天,已经是大亮了。

    如今五月里,正是昼长夜短的时候。

    天一亮,温度就渐渐起来。

    清晨的薄雾散去,露水沾湿了两边葱郁的草木,晨风里吹拂面颊,总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说实在的,乡下有诸多不便,但只要双手足够勤劳能养活自己,生活还是很充足的。

     一行人昨日到家时已经是傍晚,叶嘉仓促地做了饭垫个肚子便忙起来。

    后院的那几片韭菜都不需要太管着,割了一茬自己又会发一茬,冒得非常快。

    余氏换了身衣裳,匆匆去割了一把洗干净,跟叶嘉两人急吼吼地揉面做饼。

    时辰有些赶,但也做了四百来个。

     自打西施摊的幌子弄出来,买饼认摊子的人就多了。

    做朝食的摊子前些时候又多了一家,巧合得很,这人还是余氏先前的绣工搭子刘大娘。

    刘大娘早前心里嘀咕饼子能挣个什么钱,可自打听说了周家隔三差五的买好东西躲家里吃,定然是摆摊儿挣大钱了,心里就堵得慌。

     凭什么!周家原先多穷啊凭什么? 刘大娘自打被绣房辞工就再没找着活儿干,日日发着慌,这不亲眼看到镇子上饼子生意红火她的这心思自然就活了。

    死乞白赖地来周家问过叶嘉,仗着一张老脸皮厚,问叶嘉面饼子的馅儿是怎么做的。

     叶嘉不搭理她,她就大嗓门的吵吵嚷嚷,直言叶嘉小气。

    一个村住着,连问个面饼子都不乐意教。

     且别说本来这是别人家里吃饭的手艺,正常人就不该问。

    这刘大娘实在好笑,一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