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关灯
啊。

    ”徐厨子难得正经地语重心长道,“我师公那是为新朝效过力的,虽现在只在京城看大门,您可不能轻视慢待他。

    老话咋说的,糟糠之妻……糟糠之夫不下堂阿!” 顾茵强忍着笑意道:“我像这种人?” “那师父自然不是。

    ”徐厨子又讨好地笑两声,复又小声道:“那这大热天的,师父咋让师公坐车辕上?” 顾茵实在是憋不住笑了,围着他的胖脸比划了一个大圆,道:“你还好意思说!” 英国公府出来的马车自然是宽敞的,只是没想到徐厨子比从前又胖了一些。

     他先上去一坐,砧板和菜刀两个往角落一缩,加上旁边还有好几个硕大的包袱,车厢内顿时显得逼仄起来。

     身形同样比常人高大的武青意再进来,那是连个伸腿儿的地方都没有,得和菜刀砧板一样,整个人缩在角落里,还不如坐在车辕上晒日头呢! 徐厨子知道自己想岔了,发面馒头似的脸涨了个通红。

     后头进了城,到了葛家的院子。

     葛家二老和葛珠儿当天都休沐,因为平时一家三口都要上工,在家的时间少,所以难得一家子一起休沐,正在家里一起洒扫屋子,晾晒被褥。

     顾茵带着一行人敲开葛家的大门,葛珠儿见了她就笑,“东家怎么这会儿亲自来了?有事直接使人来知会一声便是。

    ” 一边说,葛珠儿一边把两扇木门都开到最大,邀请顾茵进屋去坐。

     顾茵进了去,解释了是自己徒弟和徒孙上京,帮着二老把剩下的家当带过来了,所以就先带着他们来了这边。

     刚解释完,武青意和徐厨子他们都提着包袱过来了。

     葛家二老在屋里听了一耳朵,连忙放下了手里的抹布和扫帚去迎他们。

     武青意和徐厨子自然不用二老动手,把行礼直接提到堂屋搁下。

     葛大婶赧然坏了,道:“小徐这孩子忒实诚了,都是些不值钱的家伙什,就是我家老头子念叨了几句说怪心疼的,他就说能帮我们带过来。

    当时没细想,现在想想真是臊死人了,这大热天的背这么些东西坐船,该多辛苦啊!” 说着就赶紧给他们倒水,又让葛大叔去把井里镇着的西瓜捞出来切给大家吃。

     徐厨子做惯了活计的人,累倒是不累,就是他实在太胖了些,刚在太阳底下运动了一下,身上汗如雨下,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他不同葛家二老客气,大马金刀地坐下喝了水,喘过一阵,总算是缓过劲儿来,说:“不辛苦,辛苦啥呀,虽东西不值钱,但都是您二老这些年辛苦攒下来的家当。

    东西虽旧,但用着顺手,多少银钱都买不来哩!” 这话一说,自然把葛家二老哄的喜笑颜开,对着他连连道谢。

     葛珠儿看他手边的水碗空了,便又亲自给他蓄上。

     徐厨子这才注意到屋里还多了她,赶紧手部不是手,脚不是脚地站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这就是您二老寻回的姑娘吧?我这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礼物上门贺喜。

    ” 葛珠儿笑了笑,道:“徐师傅莫要客气,您帮着我爹娘带这么些东西上京,已经是最好的贺礼了。

    ” 察觉到徐厨子很是拘束,葛珠儿就没再堂屋多待,接着去院子里晾晒被褥。

     顾茵发现葛家多了个看起来木讷老实的妇人,就也跟了出去搭了把手,询问起来。

     葛珠儿就解释道:“这是姜姐姐,是我早年在军中认识的苦命人。

    之前她在鲁国公府做活,现在恢复了自由身。

    她家中并无其他亲人,只一个干儿子,也是运道不好,早年就受了重伤退了下来,如今在水云村当农户。

    姜姐姐想着自己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