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关灯
数十万白银,结果,倭寇都入侵数次了,急报倒是要由玄冥司的人发出。

     边防卫的人都把脑子放到哪里去了? “倭寇自开年就不断入侵,海边已有上千百姓因此丧命。

    边防卫未有急报发到京城,或者说即便有急报也被人在中途拦下来了。

    ”带着面具遮住了大半张脸的少年轻飘飘地将简知鸿的未尽之言说出,直指朝中有人居心叵测,暗中操控边防海卫。

     “昨夜玄冥司的人带着急报回京,中途遇袭,若非玄冥司另有通道,恐怕此事还要瞒天过海直到瞒不可瞒的那日。

    ”少年继续往一些人的肺眼子捅刀,丝毫不留余地。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少年也就是姜昭暗中负责玄冥司的另外一条线,去往玄冥司的路是明道被盯着,去往公主府的路则是暗道无人注意。

     得知被人劫杀,玄冥司中人直接舍弃了明面的道,扮作丫鬟小厮往公主府而去,成功地将快报交到姜昭的手上。

     姜昭不得已起了个大早,换上玄冥司的衣服带着急报去寻简知鸿。

    哪怕她知道今日是殿试,也毫不犹豫和简知鸿一起入宫,最快速度将急报交到舅舅的手中。

     当然趁着这次机会,她也能光明正大地看看陆表兄参加殿试的风采。

     若是换作简知鸿一人,可能就要等殿试结束后再将急报捅出去,但姜昭她可万事不怕,只单单凭借她的身份就足够了。

     景安帝听了二人禀报,阴着脸将带着血迹的急报飞快地看了一遍,胸口怒火蓬勃。

     “猖狂,太猖狂了,区区几个倭寇,上万的边防卫居然无动于衷。

    朕每年让户部拨过去的银子都进了不该进的肚子了吧。

    查,给朕狠狠地查,凡是经手的人一律革职关进天牢!”太极殿中,景安帝呵呵冷笑,厉眸扫过朝臣们,带着刻骨的杀意。

     当即,有些胆小的臣子软了腿脚。

     陆照旁观着上次殿试并未发生的一幕,悄无声息将目光放在了白衣少年的身上。

    两次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有他在场。

     他究竟是谁?玄冥司中的月使?为何上辈子他几乎没有出现过。

     倭寇入侵,边防卫失职直到殿试结束后半年才被爆出来,那时海边百姓的血都已经干涸地看不清了。

    陛下怒及杀了一波官员,可真相却无从得知。

     “殿试在即,陛下且先息怒,边防卫一事过了殿试再查不迟。

    ”年岁最大的老尚书卢大人颤颤巍巍地出声提醒,直面景安帝的怒火。

     唉,这次春闱怎么如此艰难,玄冥司的人更像是阴魂不散。

     程立身为副考官之一,也马上出列言不该误了殿试。

     “请陛下安心,玄冥司的人除了急报还带回了一份名单,必不会让任何一个有负陛下信任的人逃脱。

    ”姜昭定定神,也开口相劝。

     她的话对景安帝而言,当然比其他人好用多了。

     “卿等所言有理。

    殿试继续,不过,朕要重新出一道题,题为二字:除倭。

    ” 景安帝浑厚的声音回响在殿上,底下举子们听在耳中呼吸一窒,除倭,意思便是铲除倭寇,这是该武官们做的事情,他们这些举子都是读书人,如何懂兵法懂杀敌…… 大殿又回归了寂静,只能听到纸张抖动的轻响。

    姜昭退到简知鸿的身后,偷偷探了脑袋往殿中埋头作答的举子看去,看到正中央极为显眼的那人后弯了弯眼睛。

     还好她的脸上戴着面具,她这般偷看的样子,被人发现后也只会觉得阴森诡异。

    毕竟这是玄冥司的人啊,被玄冥司盯上的人哪有好下场。

    除了死还有生不如死。

     陆照的全部心神都在自己的答卷上,并未察觉到面具少年的偷偷一瞥。

     铲除倭寇,需要数策并行。

    根本上需要朝廷出面,强大官府的武装力量,边防卫需重新整练,落实权责。

    除此之外,商要为利导,商者血液也,海贸利益在前,官为护卫,商人何不敢出资出船。

    民心所向,论水性论熟悉地貌海边百姓为首,从中协助,官商后盾不愁。

     官商民三者一体互为补充各为其利,倭寇之患必当除之。

     一道考题,景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