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

关灯
,就没必要把它放在心上。

     “肯定是想使坏。

    ” “就是焦躁乱发脾气。

    ” 实际上,人太过关注别人或心生怒气,大体上都是自私的。

     也许有“因爱而关注”的情况,但真正是否有爱,在被说的时候立马就会明白。

     如果感到不舒服或受伤,意识到“这个人原来是这样”,那就改变与之相处的距离。

     无论是费劲地想要主动交往,还是试图引起对方的关注,都显得不自然、不正常。

     如果觉得“这个人竟然如此做事,那我们交往也不会太深入吧”,这时不妨试着拉开心理距离,具体做法就是“不要过多投入”。

     在很多时候,不要处处在意别人的脸色。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适度糊涂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当然,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发现很多人在遇到不顺心或不如意的时候,总想着立即得出结论。

    无论是心理门诊还是精神科,急于询问“怎么办”的患者实在太多了。

     如果是考试的话,可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对于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呢? 生老病死另当别论,人生的一切选择,最终都是以为自己负责的态度来决定。

     有趣的是,前来咨询的人看似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无论是家庭问题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是在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

     不是选“0”还是选“1”的答案,应该是“喜欢就交往”“不喜欢就远离”。

     如果你的想法比较极端,那么在寻求心理帮助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寻求极端意见。

     当然,即使你有了很极端的想法,也要顺其自然地进行下去。

     告诉自己,不可能存在100分的人际关系,只要能对自己信任的人说说真心话,倾诉心事就好了。

     如果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那么就保持物理上的距离。

     如果感到不舒服或受伤,意识到“这个人原来是这样”,那就改变与之相处的距离。

     16就算一个人设计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会照着做,因此,人生没必要详细计划 我们常说“命运”,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人命运的是什么? 我认为,命运就是与人的关系。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有个人突然出现带给你某些东西。

    特别是改变人生的重要转机,会在某时某刻突然降临。

     命运,就像我向大家讲述的一样,我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完全是偶然的。

     比如,我无法胜任结核晚期病人的护理工作,正处于烦恼之际,偶然碰到一位朋友,我才有机会到精神医院工作。

     在那家医院,我遇到了恩师金子教授,他是一位高雅温和的长者。

     “只要自己存在,就要带着一种包容力让别人平和下来。

    让自己成为别人愿意自然而然打开心扉,找你倾诉烦恼的精神科医生。

    ” 金子教授教给我很多东西,总的来说就是上面这句。

    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方式和知识,就连做人都让人尊重,他是一位真正的人生导师。

     现在想来,此生真是奇迹。

    如果重新走一遍人生路,决然不会和现在一样。

     人生就是你无论怎样计划,不同的时候仍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或一致,或偏离。

    因此,没必要事事都计划好。

     我之所以说与人交往不要权衡利弊,原因就在于此。

    没有必要勉强与不想交往的人交往,而且实在不想与之接近,就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