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密谋初现

关灯
来。

     苏明远将沙盘裹进自己的外袍,苏明谦则偷偷把她案头的《六韬》塞进怀里——动作太急,书页"哗啦"翻到《用间篇》,"五间俱起,莫知其道"八个字在烛火下忽明忽暗。

     "走侧门。

    "苏婉儿送他们到廊下,望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后,这才转身回屋。

     她摸了摸腕间的翡翠镯子——这是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说是当年苏守谦第一次去扬州公干,用三个月俸禄换的。

     此刻玉镯贴着皮肤,凉得像块冰。

     "小桃。

    "她推开妆台暗格,取出个锦盒,"去把周叔叫进来。

    " 周叔是苏府的老门房,当年跟着苏守谦从陇州来长安,手底下最会办些"不方便走正门"的事。

     他进房时弓着背,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夜露:"姑娘有什么差遣?" "醉月楼的张三,欠了赌坊三十贯。

    "苏婉儿打开锦盒,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三十个金锞子,"你去告诉赌坊刘九,明晚亥时,有人替张三还账——但要他亲自来取。

    " 周叔的老眼眯成了条缝:"姑娘是要..." "我要他知道,替他还账的人,能看透他的裤腰带。

    "苏婉儿将金锞子倒进周叔的粗布口袋,金属相碰的脆响在静夜里格外清晰,"另外,让阿福去西市买些胡粉、螺子黛——就说我要学平康坊的娘子们描眉。

    " 周叔走后,苏婉儿站在镜前卸簪。

     铜镜里的影子被烛火拉得很长,她看见自己鬓角沾着的草屑——那是白日里和陈怀安推演时,被山风卷进发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更梆子响过的时候,窗外传来极轻的叩窗声。

     苏婉儿吹灭烛火,月光透过窗纸,照见窗台上放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是半块芝麻糖,沾着星点糖霜。

     她打开油纸,里面掉出张皱巴巴的纸条,墨迹未干:"杨使君近日严查边军私信,明日辰时,会带人搜西市书肆。

    " 纸条背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酒葫芦,是张三的暗号。

     苏婉儿将纸条塞进妆台暗格,指尖触到最底层的《平叛策》抄本,羊皮纸的触感让她心口一热。

     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她摸黑走到书桌前,摸出火折子点燃蜡烛。

     泛黄的纸页在烛火下展开,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张三的话:杨虎的暗桩分布、查案的惯用手法、甚至他上个月在崇仁坊私会歌姬的时间——墨迹最深的一行写着:"杨使君最怕东市的王银匠,当年替他铸假印的事,王银匠手里有模子。

    " 烛芯又炸了个花,火星溅在"王银匠"三个字上,烧出个极小的洞。

     苏婉儿望着那洞,忽然笑了——这洞像颗棋子,正好落在她昨日推演的"局"里。

     她将纸条重新收好, 更深露重,苏婉儿的指尖轻轻抚过书桌上的纸条。

     窗外的槐叶沙沙作响,像极了白日里陈怀安说的那句话:"兵法不是死的,人心里的鬼才最要命。

    " 她打开窗,夜风吹得烛火摇晃,将纸条上的字迹映得忽明忽暗。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咚——"敲得人心发紧。

     苏婉儿望着天际将亮未亮的星子,把纸条按在胸口——有些局,该收网了。

     喜欢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请大家收藏:()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