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关灯
的扶持之恩,并宣布将用自己的“私房钱”,替苏晋远“补漏”。

     臣子贪墨的银两,竟然让皇帝来填。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实在欺人太甚,史无前例。

     一时间,朝堂之上声讨苏党的话此起彼伏,对苏党的弹劾也接踵而来。

     也不知是谁先弹劾的,总之一旦有人开了头,一个接一个的弹劾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已经致仕的薛太傅率先出来对苏晋远发难。

    作为对苏晋远有知遇之恩,一路提拔他高升的恩师,薛太傅出面发难无人敢质疑。

     就在这风口浪尖之时,苏晋远又想如法炮制先前旧堤出事之时用的脱罪之法,来一招“负荆请罪”。

     可天不随人愿,还没等苏晋远赴京。

     那个被苏晋远陷害囤积居奇,最后满门畏罪服毒而死的商户——张玉,他的账本在这时被公之于众。

     账本里细数了苏晋远条条罪状,件件罪大滔天、铁证如山。

     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经各大酒楼小巷的说书人一人,顿时激起巨大民愤。

    本就压抑许久的百姓,一经点燃便一发不可收拾,对苏党的声讨也由朝堂扩大到了民间。

     以江南道百姓为首,各地百姓亲写“万民状”,要求朝廷严惩苏晋远。

     一时间,惩办苏晋远成了民心所向。

     不可能再有理由保下这个奸臣,谢纾也只好“大义灭亲”,顺应民心,严惩苏晋远。

     原本坐山观虎斗的各大世家见民意如此,也纷纷倒戈。

     不过苏晋远盘踞江南道已久,手握江南道一带的兵权,要拿其归案,免不了有一场恶战。

     早朝之上,众臣就谁带兵前往江南道拿人争论不休,就在众臣打算推举平宁侯带兵前往时。

     谢纾体恤道:“子韧夫人有孕在身即将临盆,不便远行。

    此事有些难办,还是本王亲自带兵去一趟吧。

    ” 大殿上的平宁侯感动得无以复加,连声道:“谢摄政王体恤,摄政王仁慈。

    ” 底下群臣见状忙跟着一起附和。

     一瞬间,大殿上恭维之声四起。

    君臣一心的场面十分感动人心。

     程之衍在声声恭维中对偷偷翻了个白眼:“……” 什么体恤臣子,带兵拿人是顺便,根本就是想借机南下去找夫人吧。

     该死的谢纾。

     明明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设计好的。

     心机真心机,阴险真阴险! 姑苏城东。

     明仪落脚在城东一处幽静的园子,名为鹭圆。

    鹭圆是谢纾在姑苏的私产,鲜少有人知。

     这几日她一直埋首于慈善会之事,未怎么注意外头发生的事。

     她这次南下之行被谢纾安排得妥妥帖帖。

     不仅是衣食住行方面,还特意从金陵把李成叫了过来,助她一同协理此事。

     李成家中世代从商,是江南道一带极有名望的商人。

     他熟识这一带的权贵,且他能言善辩,极会来事。

    这几日帮着明仪联系了不少官绅和商户。

     明仪仔细整理了对慈善会有意之人的名单。

     这些人对慈善会的提议颇感兴趣,只是仍对慈善会有不少疑虑。

     明仪同李成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