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召唤大明枪神

关灯
随着系统的声音落下,沐子安的心也开始扑通扑通的加速跳动起来。

     “叮咚!召唤成功!” “第一名:蜀汉名臣尚书令法正。

    ” 在三国乱世可谓是华夏历史之中的群星闪耀之时。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幼麒姜维,冢虎司马懿,还有周瑜,荀彧,郭嘉等等数不胜数。

     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位谋士却常常被人所忽略,而这个人就是法正。

     可以说正因为有法正的存在才能让刘备与曹操孙群三分天下。

     法正原本效力于益州牧刘璋的麾下但是不得重用,随着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刘璋也是勉强地松了一口气。

     后来刘璋派遣法正出使刘备,而法正则被刘备的热情所感染,主动的表达了愿意配合刘备夺取益州的意愿。

     而最终也正是在法正的配合之下,促成了刘备顺利入住益州的战略部署。

     随后在法正的谋划下,刘备先后攻占汉中,大败夏侯渊彻底掌控了局势,最后在群臣的“劝进“之下,进封为汉中王。

     法正不仅有高超的军事谋略,而且十分的果断,更擅长于洞察人性。

     即便是诸葛亮对法正也是敬重三分。

     正因为有法正的倾力相助所以刘备才能在乱世之中崛起,最终成就三国鼎立之中一位主角。

     不等沐子安有感于三国时期的群星璀璨,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第二位:北宋脊梁宰相寇准。

    ” 沐子安精神一阵,系统开眼了这又来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要是提到北宋的历史,寇准的名字绝对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大山。

     他十九岁进士及第,三十岁位列中枢,三次拜相又三次被贬,最终在岭南瘴疠之地含恨而终。

     寇准这一生中最着名的一件事莫过于是带着皇帝御驾亲征抵挡住了辽国的进攻促成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看似是北宋受到了耻辱其实不然。

     澶渊之盟中北宋要向辽国支付白银十万两和绢布二十万匹,看似是辽国赚了,但是实际对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的北宋而言,这点钱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澶渊之盟的岁币不过是北宋随便一个州郡一年的收入罢了。

     而北宋在边境设立的榷场贸易中非常轻松就把这些钱给赚回来,而且协议签订之后北宋的军费支出大幅度减少。

     要知道经过后世研究辽宋战争期间,北宋每年在军事之上的开销就达到了让人惊掉下巴的五千万两。

     而澶渊之盟建立后的百年间,北宋拢共才向辽国支付了一千九百五十二万银绢,跟军费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

     翻开《宋史寇准传》中,字里行间都是对他寇准的叹息。

     寇准就像是一把泛着寒光的宝剑,虽然能劈开辽国的铁骑军阵,却劈不开朝廷奸臣的谗言诬告。

     能守得住心中正气,但是算不透人心险恶。

     最终这位历经两朝代的刚直宰相病逝于岭南的茅屋,灵柩北归的时候,甚至因为朝廷拨下的银子不够,只得暂厝洛阳。

     直到十年之后宋仁宗方才给他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