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见故人

关灯
子,正好拿来给新兵练手。

     跟钱老板交割完麻布,又喝了盏茶。

     许平安带着人马离开了布庄。

     最后一站直奔督军府的兵器作坊。

     这作坊专门给督军府的郡府兵打造刀枪铠甲。

     坐落在督军府北街,占着老大个院子。

     许平安运来的几千根箭杆,就是给这儿备的货。

     来收货的还是老熟人。

     督军府左司马张奎。

     见面二话不说,张奎先抱拳行礼: “下官拜见丰林伯。

    ” 许平安笑着摆摆手: “嗨,张大哥这就见外了。

    ” “咱们可是过命的交情。

    ” “张大哥可帮了我不少忙。

    ” “咱们就当兄弟处着。

    ” 许平安这么大气,可把张奎给感动坏了。

     堂堂县伯要和人称兄道弟,这面子给得多足啊。

     许平安招呼兵户把箭杆搬进作坊,转头对张奎说: “好些日子没见,答应给大哥的酒今儿都捎来了。

    ” 瞅着眼前几十坛茅台酒。

     张奎鼻子一酸,眼泪啪嗒就掉下来了。

     当初许平安当军堡都尉那会儿,说要每月送酒。

     没成想人家当上县伯了,还记着这茬。

     “伯爷念旧,老张我记心里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往后有啥事您尽管吩咐。

    ” 张奎这人要武艺有武艺,办事又利索,最难得是重情分。

     许平安甚至盘算着,等时候到了就把张奎调到自己手底下当行军司马。

     就张奎这能耐,当个行军司马绰绰有余。

     眼下许平安正愁手底下缺得力人手。

     千军万马好找,能干的将领可不好寻,这道理他门儿清。

     箭杆交割完,跟张奎道了别,这趟县城算是没白跑。

     跟着来的青山兵户和护卫骑兵,每人领了200赏钱。

     让他们在城里置办些需要的物件。

     完事儿许平安就押着酿酒用的粮食回青山村了。

     这会儿青山村外头,筑墙的活儿已经干得热火朝天。

     许平安开的工钱厚道,附近村子的乡民和兵户都赶来干活。

     工匠营边上又搭起好几处窝棚。

     都是这些外村人临时落脚的地儿。

     等许平安回到青山,天都擦黑了。

     地上依然是一派忙碌景象。

     挑夫们吭哧吭哧地扛着扁担,把土石料往指定地点运。

     工匠们边吆喝边指挥夯土筑墙,夯锤砸地的闷响此起彼伏。

     许平安刚把县城运来的粮食搬进酒坊仓库,抬眼就瞧见黄文秀带着工匠们在土墙边忙活。

     这姑娘灰头土脸的,粗布衣裳沾满泥浆,可她压根不在意。

     许平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钟姑娘平时总穿粗布灰衣是有讲究的——沾了泥灰不显脏,搓洗起来也方便。

     见黄文秀忙得脚不沾地,许平安知趣地转去看新砌的砖窑。

     山脚两座砖窑刚完工就开始冒青烟。

    钟友才带着几个窑主正盯着工人和泥制砖,个个晒得黝黑。

     许平安在旁边观察半晌,发现制砖虽不复杂,门道却不少。

     先是选土讲究,非得用黏性足、颜色纯的细黄土。

    接着要过筛子、泡水、光脚踩泥,把杂质都剔干净。

     和好的泥团塞进木模子,脱出来就是方方正正的砖坯。

    晾到半干再修边角,这才算能进窑烧制。

     不过青窑村工匠的真本事全在烧窑上。

     砖坯怎么码放、啥时候预热、小火转大火的时机、退火保温的诀窍,这些都是窑主们揣在怀里吃饭的手艺,外人可偷学不来。

     ……………… 喜欢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请大家收藏:()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