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七星之谜

关灯
铜碎片,便再也不敢深入。

    ” 朱温点了点头,心中却依旧疑虑重重。

    他总觉得顾远的话中有些地方经不起推敲,但又一时说不出哪里不对。

     夜色深沉,汴河上的风渐渐变得凛冽。

    王畅和黄逍遥站在船头,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顾远则与朱温坐在船舱内,低声商议着回宫的计划。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

    王畅脸色一变,低声道:“不好,是追兵!” 顾远迅速起身,走到船头,只见远处火光冲天,数十名骑兵正沿着河岸疾驰而来。

    他沉声道:“老王,逍遥,准备迎敌!” 王畅点了点头,迅速扬起帆,加快了船速。

    黄逍遥则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刀,目光冷峻地注视着追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温走出船舱,皱眉道:“这些追兵,是何来历?” 顾远低声道:“陛下,看他们的装束,似乎是拜火教的死士。

    他们定是发现了我们的行踪,前来截杀。

    ” 朱温冷哼一声:“区区死士,也敢拦朕的去路?” 顾远拱手道:“陛下放心,草民们定会护您周全。

    ” 话音未落,追兵已逼近船边。

    为首的骑兵高举长刀,厉声喝道:“逆贼朱温,速速束手就擒!” 王畅冷笑一声,身形一闪,已跃上岸边。

    他双拳紧握,猛然挥出,一股强大的气劲瞬间将数名骑兵震飞。

    但见: 拳风如雷震山河, 铁骨铮铮破敌胆。

     一身豪气冲霄汉, 谁敢挡我王畅前! 黄逍遥也不甘示弱,身形如鬼魅般穿梭于敌阵之中。

    他手中的短刀寒光闪烁,每一刀都精准无比,直取敌人要害。

    夜色很沉,微弱的月光下,刀光格外显眼,只见那: 刀光如电破长空, 身似游龙戏敌丛。

     逍遥自在无拘束, 人在汴江月在湖。

     战斗持续一阵,追兵终于被击退。

    王畅和黄逍遥回到船上,身上虽有几处伤痕,但神色依旧冷峻。

    王畅拱手道:“陛下,追兵已退,我们需尽快赶路。

    ” 朱温点了点头:“辛苦你们了。

    ” 三日后,朱温在顾远、王畅和黄逍遥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皇宫。

    宫中的禁军见皇帝归来,纷纷跪地迎接。

    朱温迅速召集心腹大臣,稳定朝局。

     当夜,朱温在御书房召见顾远。

    他郑重道:“顾远,此次多亏有你,朕才能安然回宫。

    朕已下令,赏你黄金千两,以表谢意。

    ” 顾远微微一愣,随即拱手道:“陛下厚爱,草民愧不敢当。

    草民愿继续秘密调查七星的下落,为陛下分忧。

    ” 朱温点了点头,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顾远,你的忠心朕心领了。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朕需从长计议。

    你且先回去休息,若有需要,朕再召你。

    ” 顾远心中一沉,知道朱温对自己仍有疑虑。

    他拱手道:“草民遵旨。

    " 顾远离开皇宫后,跟王黄二人言语一段后,二人心领神会道:"知道了,我们先走。

    "拜别二人后,顾远独自一人来到城郊的一座古庙。

    他推开庙门,只见庙内供奉着一尊古老的契丹神像。

    神像的手中,握着一块刻有七星图案的青铜碎片。

     顾远低声喃喃道:“七星之谜,终于要揭开了……” 他取出一本破旧的册子,正是阿爷留下的笔记。

    册子的最后一页,写着一首诗: 七星隐曜天机乱, 血火焚城夜未央。

     谁执乾坤翻覆手, 一念成魔一念苍。

    ” 顾远轻声吟诵,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七星隐曜天机乱, 血火焚城夜未央。

     谁执乾坤翻覆手, 一念成魔一念苍。

     古庙残碑映月寒, 孤灯独照夜漫漫。

     前路茫茫何处去, 唯有心中一念安。

     诗声落下,古庙内一片寂静。

    顾远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仿佛融入了那无尽的黑暗。

    而七星之谜,依旧悬而未解,等待着下一个揭开它的人…… 喜欢辽东邪侠请大家收藏:()辽东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