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关灯
需有人从旁安慰、照料。

    阿姐此番入宫就是要向君上表明,余姐弟二对君上母女忠心耿耿。

    ” 蔡瑁听蔡夫人说得在理也跟着点头附和起来,“阿姐所言极是。

    一笔写不出两个蔡字,君上兴则蔡氏兴,君上衰则蔡氏衰。

    更毋庸说余姐弟二人北迁至今深受君上恩泽,于情于理自当竭力为君上效命。

    ” 相比一心想在蔡吉麾下建功立业的蔡瑁,蔡夫人却是存着另一番心思。

    因为多年侍奉刘表的经验告诉她,诸侯要想守住一方基业就必须得有一套信得过的班底亲信。

    而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相对比较可靠,所以各家诸侯都会倾向于提拔自家血亲、族人、同乡做心腹。

    在蔡夫人看来,不管蔡吉日后是继续生子也好,过继养子也罢,唯有重用蔡氏子弟方能保证蔡氏江山不变色。

    于是且听她慢条斯理地接过话茬道,“君上兴则蔡氏兴,君上衰则蔡氏衰,此话倒也不假。

    然则余等更要让君上知晓蔡氏子弟乃是蔡氏江山之根基。

    ” 蔡瑁见多识广自然是比蔡夫人更有自知之明,什么“蔡氏子弟乃是蔡氏江山之根基”的话说出去只会贻笑大方。

    所以蔡瑁不等蔡夫人说完便连忙摆起了手道。

    “阿姐莫要说笑。

    君上麾下文有贾诩、郭嘉、田丰、崔琰等名流辅佐,武有太史慈、张郃、张辽、高顺等英豪保驾。

    蔡氏子弟如何能与此等名流英豪相提并论。

    ” “汝懂什么!外姓人终究是外姓人!”蔡夫人杏目圆睁狠狠剜了蔡瑁一眼,继而又心有不甘地抱怨道,“还不是尔等男儿不争气。

    连累余等女子在外抛头露脸。

    汝与其此长他人士气,灭自家威风,不如回去好生敦促众儿郎修文习武,将来高中榜,好叫齐国文武刮目相看!” 莫看蔡瑁平日里在外为人豪爽大气。

    可偏偏就是拿他这个性子泼辣的二姐没办法。

    不过蔡夫人主动入宫讨好蔡吉对于蔡瑁而言终究也是桩好事。

    故而此刻面对蔡夫人唠唠叨叨的数落,蔡瑁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称“喏”。

     事实上,随着蔡吉生下女儿,心思开始活络的远不止蔡夫人一人。

    连日来来向蔡吉贺喜的达官贵人、巨商富贾可谓络绎不绝。

    甚至就连此前一直待在琅琊称病不出的工部尚书萧建在得知蔡吉产女后亦在第一时间启程赶往龙口赴任。

     相比之下曹魏这边的动静却是明显小了许多。

    这一来是因为曹丕乃是入赘蔡家,其与蔡吉的子嗣终究都得姓蔡。

    二来嘛,曹昂成婚至今已接连得了一个嫡子,一个嫡女,一个庶子。

    故而曹操早没了喜获第三代的新鲜感。

    不过作为蔡吉的老对手,曹操对蔡吉新生的这个女儿还是颇感兴趣的。

     “《周礼?秋官》有载:‘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

    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

    面三槐,三公位焉。

    州长众庶在其后。

    ’想来齐主还欲再生子嗣。

    ”魏宫内司徒荀彧等人当着曹操的面,针对蔡吉替女儿所取的名字,兀自分析着蔡吉日后的动向。

    原来槐树在古代亦是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

    在荀彧看来蔡吉为女儿取名“槐”,多半是寄望此女长大后能尽心辅佐齐主。

    因此他判断蔡吉会继续生子。

     但是蔡吉终究有别于男性君,作为女性的她必须亲自承担生育的风险。

    而她的风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