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关灯
受后世明清章回及各类评书曲艺的影响,不少人提起中国古代军队,脑中映出的不是各种奇谋,就是两军对阵斗将单挑。

    其实中国在军事上自古以来都极其注重军队的队列训练,强调军纪与配合。

    早在春秋时代兵圣孙武就曾通过训练一百多个宫女列队来向吴王阖闾证明其实力,并斩了吴王的两个妃子以正军纪,从而留下了杀妃拜将的典故。

    明朝的名将戚继光也强调“战必以练兵为先”,反对学“花枪”,“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曹丕在折冲府练兵丝毫不比孙武当年训练宫女来得轻松。

    须知折冲府的府兵多是农民出身,他们中有人不识字,有人不会数数,更有人甚至连左右都傻傻分不清。

    齐军固然有明文规定不准随意打骂兵卒,可一旦上了战场军令就成了“鼓必行,金必止,令必行,禁必止,违令者必斩”。

    所以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替手下那帮新兵蛋子的性命着想,曹丕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训练小队。

    好在他先前通过教训葛黑牛等人,已然在新兵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威望,之后又替队中袍泽写过几封家书。

    恩威并施之下,总算是让训练步入了正轨。

    如今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曹丕手下的小队在开春之后,终于也能够似模似样地排成方阵,并做到最基本的鼓之而进,闻金而止。

     这一日在完成例行的队列训练后,曹丕照例留在校场指点新兵一些常用的拳脚功夫。

    当演示到如何反制擒拿之时,他眼角的余光恰巧瞥见队正刘同与一个獐头鼠目的灰衣男子行色匆匆地穿过校场直奔辕门走去。

    话说曹丕在骨子里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自打刘同那日意图给他来下马威后,他便在暗中同这位顶头上司较起了劲。

    所以此刻不管是警惕也好,偏见也罢,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的曹丕不由下意识地停下了示范动作,继而目不转睛地盯着刘同的背影紧紧不放。

     一旁的李鹞子见状连忙狗腿似地凑上前替曹丕解惑道,“那灰衣人是东市的陈三,这时辰来找刘队正,必是去东市蹭吃蹭喝。

    ”(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未完待续。

    ) ------------ 第二十节** 第二十节买凶杀人(标题被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堪称包打听的李鹞子其实只料对了一半,刘同确实是随陈三出府蹭吃蹭喝,不过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并非鱼龙混杂的东市,而是城东一处小有名气的园子。

    乍一看起来这座园子与普通的汉式院落没啥区别,略呈正方形格局,前有门楼,后有栅居式三层主房,中为庭院,两侧筑有带墙帽的围墙,里头却是别有洞天。

    据说此间院落的主人乃一介游商,因家中夫人善妒,便将一干家妓安置在此招待宾客。

    不过周遭的百姓却知这是间半掩门。

     半掩门是一种介于暗娼与家妓之间的私娼。

    齐国眼下明令禁娼,暗娼若是被抓会被直接解往居养院充当洗刷缝补的杂役。

    另一方面依着汉朝的风俗广大官僚贵族、豪门大户却又可以关起门来蓄养“家妓”以供淫乐。

    于是乎,便有一些想赚皮肉快钱的伶俐人儿通过投靠在富商大户门下为奴为婢,以“家妓”之名来行私娼之实。

     当然这种打擦边球的事终究不宜声张,相关园子往往隐匿于小巷之中,客人上门得有熟人介绍。

    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