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他对着那行字,自言自语:“乖孙儿,你当然不知道,曾经有那么个组织,无恶不摧、攻无不克、战功赫赫!然而,这个纵横警界几十年的秘密组织,却在我,你们的外公手上,葬送了!” 傅元曼重新靠在椅子上,闭起了含泪的双眼。

     时光仿佛回到了五十多年前,他的举荐人带着他,走进了地处南安市的某个秘密角落。

    虽然南安市只是个二线省会城市,却从建国开始,一直都是组织的大本营所在。

     傅元曼记得,1966年,当时二十出头的他走进大门时,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那是一间红砖小楼,从外面看,完全不会知道这是公安部下属最精锐队伍的大本营,甚至都不知道,这栋小楼和公安机关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小楼的门脸不大,也没有警徽国徽,没有门牌号码,更没有单位招牌。

    只有在门口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圆形的标志。

    嗯,现在这个时代,应该把那种玩意叫作“logo”吧。

     这是一个圆环状的标志,设计得非常简洁。

    标志的中间,是一颗稳固的六角星,六条白色的线条从星星的中央伸展开来,支撑着整个圆环,闪闪发亮。

     傅元曼记得,整栋红砖小楼里,并没有当时公安机关必须张贴的“为人民服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标语,只有在楼内的门厅里,一面雪白的墙壁上,有着三个大字:“守”“夜”“者”。

     傅元曼记得,当时守夜者组织的头儿,老郑,见到他和与他一起加入组织的董连和,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知道,我们的标志是什么含义吗?” 他和董连和一齐摇了摇头。

     “星星就是我们。

    ”老郑义正词严,“我们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是可以让老百姓们安稳睡觉的守夜者。

    ” 傅元曼记得,老郑和他俩深入地谈了一次,和他俩讲述了守夜者十几年的历史,讲述了守夜者为何而建,建了为何。

    谈话中,他被建国前夕那起“九头命案”所吸引,被守夜者组织的三位祖师爷的能力深深折服。

     傅元曼记得,当他从老郑的手里接过那身绿色警服的时候,是何等神圣。

    当时公安部门刚刚换发66式警服,这和军服类似的警服,承载了多少年轻人的热血。

    警服领口鲜红的红领章和帽子上闪闪放光的五角星,激起了傅元曼的万丈豪情。

     傅元曼记得,他披荆斩棘二十年,终于坐在了老郑留下的位置上。

    可是他大展拳脚不足十年,这一切理想戛然而止,甚至,他的理想都无法被继承下去…… 傅元曼不忍再回忆,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海岩的小说《长安盗》,慢慢地读了起来。

     2 刘安平副局长的轿车风驰电掣。

     当萧闻天走进看守所会议室的时候,时针指向五点四十五。

     会议室里,几乎坐满了人。

     看守所所长王小明见萧闻天走进了会议室,赶紧起身,为萧闻天拉开座椅,招呼手下给萧局长倒茶。

     “倒个屁!”萧闻天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恨,“滚回你的座位去。

    ” 王小明灰溜溜回到自己的座位,一脸无辜的样子。

     “怎么回事?谁来汇报?”萧闻天重重地把公文包摔在会议桌上。

     所有人都看向秦兆国。

     秦兆国低着头,沙哑地说:“我来向局党委汇报我们的重大失职。

    今天凌晨一点半左右,我所东墙遭一辆蓝色重型卡车撞击。

    撞击后,民警全部到前门集合,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在哨岗哨兵、各监区民警和卡车对峙十分钟后,增援特警赶到。

    经过对卡车的全面搜索,并没有发现人和爆炸物。

    ” “两个问题。

    ”萧闻天打断了秦兆国的话,“一、谁让监区民警参与应对任务?有一个排的武警还不够?二、车上的人哪里去了?” “是王所长命令各监区民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