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关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坏别人的事。

    小人则与此相反。

    ” 【解析】这里的君子,与上面的君子已经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说这段话是在批判小人赞扬君子,倒不如说这是在为君子和小人作新的定义,那就是专门破坏别人好事的人,就是小人;专门成人之美的,就是君子。

     【现实解说】成人之美是一种美德,而成人之恶往往出于利益,否则就是变态。

    羡慕嫉妒恨,就是小人的另一个定义。

     19.14(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和谐。

    ” 【解析】意思就是小人只是因为利益而聚合在一起,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相互之间只要有共同利益就纠结在一起,就串通在一起。

    而君子不一样,大家有什么意见就提出来,并不追求看法一致。

     需要解释的是这个和字,和就是和谐,和谐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是跟晏子学的,那么晏子怎么解说和谐呢?我们来看看。

     按《左传》。

    梁丘据是齐景公的宠臣,专门负责陪齐景公吃喝玩乐,一次,齐景公问晏婴:“唯据与我和夫?” 晏婴回答:“什么和谐啊?那就是他一味迎合你,顶多说是保持一致而已。

    ”《左传》原文是: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那和谐和保持一致有什么区别?”齐景公问道。

    《左传》原文是:和与同异乎? “那当然,差别大了。

    ”晏婴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和谐呢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

    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最后做出来可口的肉羹来。

    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是肉,臣下们就是水、火、醋、酱、盐、梅。

    国君拿主意,但是臣下们要提供自己的看法,综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主意。

    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缓、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

    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放个屁他也说是香的。

    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梁丘据什么都跟您相同,要他还有什么用?” 所以,什么是和谐?就是集中不同的意见,达成最好的结果,而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一样。

     什么是和谐社会?就是包容的社会,言论自由的社会,批评声音不断的社会。

    而不是只有一个声音的社会,而不是只能赞美不能批评的社会。

     所以,一个君子的社会,就是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各种不同的声音可以同时存在的社会。

     【现实解说】和谐社会,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

    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就绝不是和谐社会。

     19.15(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译文】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

    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

    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

    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

    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 【解析】君子有原则,小人无原则;君子不喜欢谗言,小人喜欢奉承;君子用人量才是用,小人用人求全责备。

    总之,跟君子干活很轻松,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用去巴结他;跟小人干活很辛苦,要讨好他,而且会被苛求。

     【现实解说】有的老板很难伺候,所有的属下都没人说他的好话,这样的老板就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