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周建业病了

关灯
,又是打广告,不过月余不但把本钱收回来,还有富余。

     过了许久,县长找回自己的声音就问:“接下来是不是要盖厂房,招更多工人?” “厂房是要盖几间,再招几个工人。

    但不多。

    ”林和平实话实说。

     县长:“那也很多了。

    钱给县里,你拿什么盖厂房招工?” 林和平:“厂里自己买材料,找我们村的建筑队修建。

    农村人工便宜,花不了多少钱。

    那笔钱我留下了。

    这是账册。

    ”说着把账簿推过去。

     县长抬抬手,“你办事,我放心。

    ” 林和平忍不住笑了,“这里的每一笔支出都是厂里的会计写的,我也是大致看一眼。

    您让县财政所的同志查查,有什么不对,或者乱的,跟我说。

    我告诉他。

    免得他不懂,下次还那么写。

    ” 县长这才想到有家食品厂好像有个会计,“我回头给他们。

    林厂长,照此下去,是不是用不了五年,有家食品厂就能把整个青潭镇带起来?” “能是能,您想过经济腾飞后所面临的问题吗?”林和平问。

     县长以前没敢想,看到林和平赚钱的速度,县长敢大胆畅想,“老百姓富裕,家家户户奔小康,实现我党伟大目标啊。

    ” “错!”林和平上次过来,好像看到办公室里有张青苗县地图。

    往四周看看,果然在东边墙上找到青潭镇,“您请看这边。

    ” 县长纵然很疑惑,以为她又要说什么惊天大事,还是很给面子地走过去,“青潭镇怎么了?” “青潭镇位于青州市东南,处于青州市下游。

    ”林和平指着地图,“据我所知,上面这几个县有造纸厂、印刷厂,好像还有化肥厂,一旦有家食品厂腾飞,需要的纸箱、包装纸越来越多,这些工厂是不是要生产更多纸箱?” 县长点头,依然不知她要说什么。

     “污水排到下游,排到有家食品厂前面的河里,有家食品厂还拿什么做吃的?”林和平又问。

     县长仔细想想,“污染就治理啊。

    ” “人喝到被污染的水源全病了,老百姓都没钱看病,不能工作,经济停摆,县里拿什么治理?”林和平道,“咱们现在虽然穷,但有绿水青山。

    不做食品生意,可以去省里请几个农林专家,让他们帮咱们看看青苗县适合种什么。

     “适合种草莓,我们可以把这里打造成草莓生产基地。

    可以搞养殖业,我们就可以跟肉联厂联系。

    不论做什么,只要人好好的,水草肥美,气候宜人,依然能富裕。

    不过晚几年罢了。

    为了眼前的利益,搞什么先污染再治理,才真的要完。

    ” 青苗县没有像样的企业,县长还没想这么远,听林和平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你是想让我们向上面反映,把污染严重的工厂搬了?” “不是,也没必要,劳民伤财。

    ” 县长更不懂了,“那是?” “污水毒气先处理再排出。

    ”林和平说着,又指着青潭镇,“您向上面反映时,可以跟上面说,您和书记打算把青潭镇打造成一个食品小镇。

    ” 县长:“全是加工食品的?” 林和平点头。

     县长越发不理解,“青潭镇到处是食品厂,你就不怕有家食品厂的东西卖不出去?” “我怕的是青苗县只有有家食品厂一个工厂。

    有竞争工人才有紧迫感,工艺才会上去。

    食品厂多了,需要的烤箱多,制作烤箱的工厂才会把工艺提上去。

    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食品。

    这是良性发展。

     “青潭镇的人以前不做,是不知道做什么赚钱。

    有家食品蹚出一条路,县里不规划,不出三年,青潭镇大街小巷依然会涌出许许多多大小作坊。

    周围市县的人想批发零食倒卖,首先会选青潭镇。

    要贵的上档次的,去有家食品厂。

    要便宜的,就去小作坊。

    不出青潭镇,买遍各种食品,周围的县市眼热也没用。

    ”林和平说着,停顿一下,“到那时您极有可能已在市里,或省里。

    ” 县长被最后一句逗笑了,“就别给我画饼了。

    具体让我们怎么做?” “国外有一个地方,就是现在国内很多知识分子向往的那个国家的一个市,大气污染到什么程度,您知道吗?” 县长摇头,“你知道?我这是问了句废话,你不知道也不可能问我。

    ” “死亡人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75%的人患上红眼病。

    ” 县长倒抽一口凉气。

     “我没有吓唬您,您没听说过,是咱们这边落后,偶尔知道一点,还都是好的。

    不好的就算传到这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