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灯
虽看不见内里陈设,但见隐隐露出的檐瓦、砖石、木料等,成色都比普通村户好上许多。

     阿媛接着往前走,她娘的坟埋在燕子坡,走到村尾再过得一两条溪便到了。

     一路上看到不少村民,都是或扛锄头或牵牛,往自家田里去。

     阿媛一一打过招呼。

    其实阿媛觉得自己与村民们算不上熟稔,虽然在同一个村子里十多年,但她觉得自己好像不属于这个地方,或许有一天能离开这个地方的。

     阿媛不像村子里那些碎嘴的婆娘看见个人就能唠叨,婆娘们见她是个寡言的,自然不会主动找她说话,加之阿媛家现在不种地,与村民们也少了农事上的交流。

     村头也就颜青竹他们两户。

    阿媛算来,也就与颜青竹比较熟。

    小时候,她和颜青竹倒是玩得很近的。

     吴有德本来有几亩地的,在阿媛她娘死后,吴有德也懒得种地了,把田地放给村里的王山泉家种,每年收成了,收取一些粮食,够他和阿媛两人一年的口粮。

     而吴有德,便拿着她娘那些年辛苦做糕织布赚的钱去喝去赌。

    她娘在的时候,家里摆着的好些物事亮堂堂的,一点都不像村里小户人家。

    吴有德拿去当的当,卖的卖,如今家里是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了。

     阿媛想到吴有德,心里难受,抬头看,不知不觉已是行到燕子坡下了。

     燕子坡上柳树繁茂,野花盛开,一个个坟头像白馒头一样嵌在偌大的山坡上村里历代人的坟大都埋在这里。

     好多坟头上都挂了纸,看来忙着春耕的村民们一早都来祭拜过了。

     阿媛也很快走到她娘的坟前。

    除了草,燃了香烛,摆好祭品,阿媛跪到坟前给她娘烧纸。

     整个山坡上也没有别的人,阿媛便小着声和她娘说话了。

     “娘,还记得我上回跟您讲的宋明礼吗?就是您走后,家里来的那个秀才。

    等他中了乡试,我们就定亲了,到时候我带他来看您。

    ” 阿媛又添了些纸钱。

     “吴有德那个混蛋,跟您在的时候预料的一样,现在要把这个家给败掉了。

    不过我把我的钱藏得好好的,他找不到。

    我卖糕点赚多少,他心里也没数的。

    ” 阿媛不信鬼神,但她总觉得这样跟她娘说话,她娘是能听见的。

    阿媛不想讲太多吴有德的事,她娘会难过担心的。

     “娘,你别担心。

    等我跟明礼订了亲,我就想办法搬到镇上住。

    我也是怕宋家父母嫌我是个孤单的,这才一直没听您的话搬到镇上去。

    等婚事定下来,也用不上吴有德了。

    过个三五年,也许明礼都做官了,我们说不定都不在枕水镇了,吴有德要纠缠也纠缠不了,用些银钱就把他打发了。

    ” 阿媛说得爽快,但心里面是揪着的。

    一切的计划都是要宋明礼先考中举人,若是他没有考中,吴有德会不会因为无利可图而反对他们的婚事呢?虽然他只是后爹,但她现在没有别的家人,按理,吴有德是有权给她做主的。

     阿媛禁不住叹了口气。

     “娘,你总说家里人一定会来找我的。

    可是都这么多年了,要找的话,早来了……如今我也不抱这种希望了,只要将来我和明礼过得好,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家里还有什么人,这些又有什么打紧。

    ” 燕子在低空中盘旋,阿媛知道,一场春雨恐怕又要来了。

     待纸钱烧完,阿媛又与她娘说了几句道别的话,起身见头顶一处杨柳新枝繁茂。

    清明时节有在房前或屋檐插上柳枝的习俗,传说能驱虫辟邪,又或说是为了纪念某个名人。

    总之到得这日,确实家家折枝,户户插柳,他年长出荫荫一片,或是今日无心之举。

     阿媛伸手折下一段鲜嫩的柳枝,打算也往自家屋檐插上。

    她娘曾说过,在真正属于她的那个家,每年亦都坚持这个习俗。

    谁人插的柳枝来年郁郁葱葱,便是平安喜乐的好兆头。

     阿媛将柳枝放到篮中,提步从燕子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