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关灯
旧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不至于将人抓了浸猪笼,但非议与责难定然是少不了的。

     阿媛能晓得这些事,乃是因为柳巧娘当初也是带着她这个女儿嫁给吴有德的。

    当时不乏流言蜚语,若非她母亲善于经营与周边人的关系,又是个贤惠的妇人,慢慢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只怕她童年的生活也是艰辛的。

     只是这种情况在近些年却又有了改变。

    大抵是因为枕水镇逐渐成为了江南一带有名的水乡集镇,八方往来,民风开化,附近村落也受到其影响。

     寡妇再嫁,已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村人虽不至于像朝廷律法那般鼓励再嫁,到底反对和鄙视的声音是少得多了。

     可叹,石寡妇与颜本益是没有赶上好时候。

     阿媛得知这事,心下甚是惋惜。

     颜青竹却接着道:“也怪我爹没胆识,否则我现在说不定都有好几个弟弟妹妹了,石婶子也不会一个人没有照应。

    他自己更不会郁郁寡欢,闷头喝酒,引发风疾……”他神色淡淡,唇角弯弯,语气里却不乏唏嘘之意。

     阿媛以为他生出了伤心孤寂的感受,忍不住宽慰道:“当时的情况便是那样,也怨不得颜大叔。

    今后我们……你可以多照应下石婶子。

    ”再说你也会有妻子孩子的,将来并不会孤寂。

    心下这句,却未说出。

     “自然是要照应的。

    ”颜青竹叹了口气,“但一些遗憾终不能弥补。

    我爹这辈子自己没过安生,也连累了石婶子。

    他这辈子守着许多规矩,就像带着枷锁一般,有时候,我都替他可惜呢。

    ” 阿媛听他的意思,却并不是伤心居多,而是……替父亲悔不当初? “可是,颜大叔能怎么做呢?那个年月娶了寡妇,确实在村里抬不起头呢。

    ”除非是吴有德这种有了钱,根本不管别人说法的人。

     颜青竹道:“当时并不是真的没有别的办法,那时我虽小,也劝我爹带着石婶子一起搬到镇上住,离开这村里,又有谁知道我们的来历,又有谁闲的没事管人家是不是寡妇再嫁?那时候的枕水镇虽大不如今日,但也算十分兴旺了,以我爹的本事,在镇上谋生半点不难。

    可他因为从前和伞帮的过节,瞻前顾后,始终不肯去镇上。

    在村中更是偷偷摸摸,生怕别人有半分闲话。

    ” 阿媛哑然,那时候的颜青竹才几岁啊?他敢于这样建议自己的父亲? “哎”颜青竹叹了口气,“就像我娘在时说的,我爹这人从来一根筋,只会守规矩,绝不会坏规矩……当时石婶子也是愿意去镇上的。

    可是后来,石婶子见我爹犹豫不决,便伤了心,发誓以后再也不嫁人,她把自家篱笆拆了,筑了高墙把院子围起来,说是再也不和我爹往来了。

    我爹也没再去找她,就这么闷着疼了十多年。

    ” 阿媛之前以为,石寡妇家高大的院墙是因为她一个人住,为了更安全才筑起的,却不想里面竟是一个如此忧伤的故事。

     “你说我爹这辈子过得值不值?”颜青竹似乎被勾回到从前的日子里,思绪飘摇。

     阿媛听得伤感,没有言语,只摇了摇头。

    颜大叔自然是不值。

    石婶子也不值。

     对于从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