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关灯
小
中
大
累极了,眼皮沉重,模模糊糊地应了一声,便在萧景珩的怀抱里沉沉睡去。
房屋的修缮总算告一段落。
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墙壁不再漏风,屋顶也不再透光,有了个像样的家的雏形。
安顿下来后,生计便成了首要问题。
两人带来的银钱有限,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
沈昭看着院子里那片被他们清理出来的空地,对正在擦拭佩剑的萧景珩说:“我们把这块地开垦出来,种些菜蔬吧。
一来自己吃用方便,二来或许还能拿到市集上换些钱粮。
” 萧景珩放下佩剑,走到院中,打量着那片荒地,点了点头:“好主意。
总不能一直靠着带来的那点东西过活。
”他饶有兴致地补充,“我还没种过地呢。
” 于是,第二日一早,沈昭便从隔壁一位老农那里借来了锄头和犁耙。
他先是示范给萧景珩看如何握锄,如何用力,如何翻地。
沈昭做起来动作协调有力,泥土被整齐地翻开,露出湿润的内里。
轮到萧景珩时,他学着沈昭的样子,握紧锄头,用力刨下去。
锄头倒是落下去了,却只刨起了一小块土皮,震得他虎口发麻。
他皱了皱眉,调整姿势,再次用力。
这次用力过猛,锄头深深嵌进土里,拔都拔不出来。
“噗嗤。
”沈昭忍不住笑了出来。
萧景珩有些恼怒地瞪了他一眼,用力去拔锄头,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沈昭连忙上前扶住他,接过锄头,轻松地拔了出来。
“这活得用巧劲,不是光使蛮力就行的。
”他耐心地又示范了一遍,“你看,腰腹发力,手臂顺势而为……” 萧景珩在一旁认真看着,又试了几次,总算掌握了一点诀窍,虽然动作依旧笨拙,翻出来的地也深浅不一,但总算是能把土翻起来了。
两人一起劳作,一个熟练能干,一个笨拙却努力,倒也配合得有模有样。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土沾满了手脚,但彼此眼中都带着笑意。
忙活了一上午,总算开垦出了一小片土地。
两人坐在田埂上休息,分享着带来的水和干粮。
看着自己亲手翻出来的土地,虽然歪歪扭扭,萧景珩心里却有种奇异的满足感。
“等种上菜,秋天就能收成了。
”沈昭望着土地,眼中有着对未来的期盼。
“嗯。
”萧景珩靠着他,“以前在京城,哪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
”他拿起水囊喝了一口,“不过,这样倒也不坏。
” 下午,两人去城中简陋的市集购买种子和一些必需的农具。
市集不大,就几排低矮的摊位,卖些粗粮、布匹、日用品和一些当地的土产。
摊主和顾客大多是本地人,衣着朴素,面带风霜。
他们两个外来人,尤其萧景珩那出众的容貌和即使穿着粗布衣衫也难掩的气度,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一些大胆的妇人偷偷打量着萧景珩,窃窃私语。
沈昭不动声色地挡在萧景珩身前,与摊主交谈,询问种子的种类和价格。
萧景珩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努力摆出平和的表情,观察着这个与他过往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们买了几样常见的蔬菜种子,又添置了一把新的锄头和一把镰刀。
回去的路上,遇到隔壁那位热心的大婶。
大婶姓王,是个爽朗的妇人,见他们买了种子,便热情地拉着他们传授起种植经验,还硬塞给他们一把自家种的小青菜。
“你们刚来,啥都不懂,有啥不明白的就来问婶子!”王大婶拍着胸脯说。
萧景珩被她的热情弄得有些手足无措,笨拙地道谢:“多谢……王大婶。
” 沈昭在一旁看着,脸上带着笑意。
回到家中,天色渐晚。
两人将买回来的东西放好,开始准备晚饭。
晚饭很简单,就是王大婶送的青菜,加上一点自带的米煮的菜粥。
吃过晚饭,该是沐浴的时候了。
条件简陋,没有像样的浴房,只有一个半人高的大木桶,是沈昭这几天抽空打磨修整出来的。
热水需要自己一桶桶从厨房的灶上提过来。
沈昭先提水将木桶注满,自己脱了衣服跨了进去。
热水浸泡着疲惫的身体,让他舒服地叹了口气。
萧景珩随后也脱了衣服,挤了进来。
木桶不大,两个人坐进去显得有些拥挤,身体紧密地贴在一起。
房屋的修缮总算告一段落。
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墙壁不再漏风,屋顶也不再透光,有了个像样的家的雏形。
安顿下来后,生计便成了首要问题。
两人带来的银钱有限,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
沈昭看着院子里那片被他们清理出来的空地,对正在擦拭佩剑的萧景珩说:“我们把这块地开垦出来,种些菜蔬吧。
一来自己吃用方便,二来或许还能拿到市集上换些钱粮。
” 萧景珩放下佩剑,走到院中,打量着那片荒地,点了点头:“好主意。
总不能一直靠着带来的那点东西过活。
”他饶有兴致地补充,“我还没种过地呢。
” 于是,第二日一早,沈昭便从隔壁一位老农那里借来了锄头和犁耙。
他先是示范给萧景珩看如何握锄,如何用力,如何翻地。
沈昭做起来动作协调有力,泥土被整齐地翻开,露出湿润的内里。
轮到萧景珩时,他学着沈昭的样子,握紧锄头,用力刨下去。
锄头倒是落下去了,却只刨起了一小块土皮,震得他虎口发麻。
他皱了皱眉,调整姿势,再次用力。
这次用力过猛,锄头深深嵌进土里,拔都拔不出来。
“噗嗤。
”沈昭忍不住笑了出来。
萧景珩有些恼怒地瞪了他一眼,用力去拔锄头,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沈昭连忙上前扶住他,接过锄头,轻松地拔了出来。
“这活得用巧劲,不是光使蛮力就行的。
”他耐心地又示范了一遍,“你看,腰腹发力,手臂顺势而为……” 萧景珩在一旁认真看着,又试了几次,总算掌握了一点诀窍,虽然动作依旧笨拙,翻出来的地也深浅不一,但总算是能把土翻起来了。
两人一起劳作,一个熟练能干,一个笨拙却努力,倒也配合得有模有样。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土沾满了手脚,但彼此眼中都带着笑意。
忙活了一上午,总算开垦出了一小片土地。
两人坐在田埂上休息,分享着带来的水和干粮。
看着自己亲手翻出来的土地,虽然歪歪扭扭,萧景珩心里却有种奇异的满足感。
“等种上菜,秋天就能收成了。
”沈昭望着土地,眼中有着对未来的期盼。
“嗯。
”萧景珩靠着他,“以前在京城,哪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
”他拿起水囊喝了一口,“不过,这样倒也不坏。
” 下午,两人去城中简陋的市集购买种子和一些必需的农具。
市集不大,就几排低矮的摊位,卖些粗粮、布匹、日用品和一些当地的土产。
摊主和顾客大多是本地人,衣着朴素,面带风霜。
他们两个外来人,尤其萧景珩那出众的容貌和即使穿着粗布衣衫也难掩的气度,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一些大胆的妇人偷偷打量着萧景珩,窃窃私语。
沈昭不动声色地挡在萧景珩身前,与摊主交谈,询问种子的种类和价格。
萧景珩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努力摆出平和的表情,观察着这个与他过往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们买了几样常见的蔬菜种子,又添置了一把新的锄头和一把镰刀。
回去的路上,遇到隔壁那位热心的大婶。
大婶姓王,是个爽朗的妇人,见他们买了种子,便热情地拉着他们传授起种植经验,还硬塞给他们一把自家种的小青菜。
“你们刚来,啥都不懂,有啥不明白的就来问婶子!”王大婶拍着胸脯说。
萧景珩被她的热情弄得有些手足无措,笨拙地道谢:“多谢……王大婶。
” 沈昭在一旁看着,脸上带着笑意。
回到家中,天色渐晚。
两人将买回来的东西放好,开始准备晚饭。
晚饭很简单,就是王大婶送的青菜,加上一点自带的米煮的菜粥。
吃过晚饭,该是沐浴的时候了。
条件简陋,没有像样的浴房,只有一个半人高的大木桶,是沈昭这几天抽空打磨修整出来的。
热水需要自己一桶桶从厨房的灶上提过来。
沈昭先提水将木桶注满,自己脱了衣服跨了进去。
热水浸泡着疲惫的身体,让他舒服地叹了口气。
萧景珩随后也脱了衣服,挤了进来。
木桶不大,两个人坐进去显得有些拥挤,身体紧密地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