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他喃喃自语道:“这背影,怎么这么像……不可能,她明明已经死了。”

    旁边的人见他发呆,纷纷询问。

    顾承煊摇了摇头,说没事。

    可心里却泛起了怀疑。

    ◇第十七章

    民国十四年夏,北平。

    黎染站在燕京大学的讲台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眼神平静而坚定。

    台下坐满了学生,他们的目光中带着好奇与敬仰。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今天,我们继续讨论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

    课后。

    一位年轻的女学生怯生生地走上前。

    “黎教授,您的课讲得真好。我听说您曾在英国留学,能和我们分享一下那边的见闻吗?”

    黎染微微一笑,却有些恍惚:“英国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故乡。”

    走出教室。

    她抬头望向天空,北平的蓝天与伦敦的灰色截然不同。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过去的阴霾全部吐出。

    几个月后,北平的秋天来了。

    黎染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们都很喜欢她的课。

    偶尔,黎染也会参加一些学术沙龙,与同行交流心得。

    在一次沙龙上,她在再次见到了向裕。

    那次学术沙龙设在北平最有名的“聚贤阁”

    厅堂里。

    黎染刚放下书本,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轻笑。

    “黎教授的《战后经济重建》论文,可是让学界不少老先生都坐不住了。”?

    向裕身着藏青长衫,手中折扇轻点桌面,比在船上时更显沉稳。

    不等黎染回应,向裕站在她面前,眼睛含着笑意。

    黎染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向教授。”

    “上次在船上没来得及多聊。”

    向裕递给她一份邀请函,“下黎有个经济学研讨会,想请你一起参加。”

    黎染接过邀请函,指尖触碰到他的手。

    她迅速收回,像是被烫到一般。

    “好,我会考虑的。”

    她礼貌地笑了笑,准备离开。

    向裕却忽然压低声音:“黎教授,最近有人在打听你的消息。”

    黎染脚步一顿,心跳陡然加快:“谁?”

    向裕看着她,目光认真,“顾家的人。你在上海露过面,他们可能起疑了。”

    黎染早该想到,顾承煊不会那么轻易放过她。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谢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向裕微微颔首,没再多说。

    只是在她转身时,他轻声道:“如果需要帮忙,可以来找我。”

    黎染没有回头,只是加快了脚步。

    深夜。

    黎染从噩梦中惊醒,胸口剧烈起伏着。

    梦里顾承煊死死掐着她的脖子,耳边还回荡着那句:“黎染,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她摸索着点亮床头的煤油灯,冷汗已经浸透了睡衣。

    “谁?”

    她猛地转头,无声地移到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