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小
中
大
,擅长辞辩。
拜在孔子门下以后,问道:"一个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不是太长了吗?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义必定会毁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败环。
一年间,陈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又成熟了,钻木取火的木材换遍了,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说:"只守丧一年,你内心安不安呢?"宰我回答说:"心安。
"孔子说:"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这样做吧。
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觉不到甜美,听到动听的音乐也感觉不到高兴,所以君子才不这样做呀。
"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予不是个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
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礼仪啊。
" 宰予白天睡大觉。
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是不能雕刻器物的,腐秽的墙壁是不能够粉刷的。
" 宰我询问五帝的德行,孔子回答说:"你不是问这种问题的人。
" 宰我做齐国临灾的大夫,和田常一起同谋作乱,因此被灭族,孔子为他感到羞耻。
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
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
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更加出色?"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指望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
" 子贡拜在孔子门下求学以后,问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你象个有用器物。
"子贡说:"什么样的器物呀?"孔子说:"宗庙里的瑚琏呀。
" 陈子禽问子贡说:"仲尼在哪里得来这么广博的学问啊?"子贡说:"文王、武王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完全丢掉,还在人间流传,贤能人记住它重要的部分,不贤的人只记住了它细枝末节,无处不有文王、武王的思想存在着。
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陈子禽又问道:"孔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是请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凭借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
先生这种求得的方式,或许与别人求得的方式不同吧。
" 子贡问孔子说:"富有而不骄纵,贫穷而不谄媚,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不过,不如即使贫穷乐于恪守圣贤之道,虽然富有却能处事谦恭守礼。
" 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
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
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
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
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
鲁国,是难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中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
您不如去攻打吴国。
吴国,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经过挑选而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
"田常顿时忿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人家认为容易;你认为容易的
拜在孔子门下以后,问道:"一个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不是太长了吗?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义必定会毁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败环。
一年间,陈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又成熟了,钻木取火的木材换遍了,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说:"只守丧一年,你内心安不安呢?"宰我回答说:"心安。
"孔子说:"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这样做吧。
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觉不到甜美,听到动听的音乐也感觉不到高兴,所以君子才不这样做呀。
"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予不是个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
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礼仪啊。
" 宰予白天睡大觉。
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是不能雕刻器物的,腐秽的墙壁是不能够粉刷的。
" 宰我询问五帝的德行,孔子回答说:"你不是问这种问题的人。
" 宰我做齐国临灾的大夫,和田常一起同谋作乱,因此被灭族,孔子为他感到羞耻。
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
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
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更加出色?"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指望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
" 子贡拜在孔子门下求学以后,问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你象个有用器物。
"子贡说:"什么样的器物呀?"孔子说:"宗庙里的瑚琏呀。
" 陈子禽问子贡说:"仲尼在哪里得来这么广博的学问啊?"子贡说:"文王、武王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完全丢掉,还在人间流传,贤能人记住它重要的部分,不贤的人只记住了它细枝末节,无处不有文王、武王的思想存在着。
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陈子禽又问道:"孔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是请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凭借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
先生这种求得的方式,或许与别人求得的方式不同吧。
" 子贡问孔子说:"富有而不骄纵,贫穷而不谄媚,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不过,不如即使贫穷乐于恪守圣贤之道,虽然富有却能处事谦恭守礼。
" 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
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
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
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
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
鲁国,是难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中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
您不如去攻打吴国。
吴国,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经过挑选而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
"田常顿时忿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人家认为容易;你认为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