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这样不好,但也好。

     他不但要把抢劫官银这件事栽给他们,还要接朝廷之手除掉这个烫手山芋。

    如此一来,他就是得利最大的那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银子,除了心头大患! 呵呵,什么小昭村圣女教,什么四大名捕,什么朝廷官家,不过都是被他利用的棋子而已。

     天下之大,谁是敌手? 这样一想,他就得意的想要仰天大笑。

     只不过……冷血难道真的准备回去了吗? 自然是真的! 冷血在这里查不出什么来,就把注意力完全放到了小昭村那边。

    准备回去京城禀告他的师傅诸葛神侯,要派遣人围攻小昭村。

     这一去一来,少说也得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翌日。

     “他真的走了?” 鲁直逼视匆匆跑进来的下属。

     下属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气喘吁吁的回答道:“禀报老爷,真的走了!我们亲眼看着他离开了县城,一路朝着京城方向而去。

    守在前面路上的伙计也回报,一直看着冷捕头走了!途中还吃了一顿饭,然后就再也没有休息过。

    ” 闻言,鲁直彻底安心了。

    于是他大手一挥,说道:“今晚开宴,宴请我故乡的贵客们。

    一切务必准备齐全,这是喜事,也是大事,不可轻忽。

    ” “是,老爷。

    ” 是夜,后方大厅处,丝竹之声飘飘。

     鲁直宴请他口中的故乡贵客。

     宴会上的客人并不多,仅仅只有三位而已。

     一位看似温柔娇媚的粉衣女子,一位身着宽袖大袍戴着冠帽的中年男子,一位脑袋上戴着像竹笼一样的罩面斗笠,完全看不到面目的僧人。

     这种覆面僧人又称为“虚妄僧”,并非本土僧侣,而是来自于东瀛。

     这个东瀛僧人手边还放着一根“尺八”,是类似于笛子的东瀛乐器,唐宋时期由中原传入东瀛。

    发出的声音极为幽怨,远不似笛子那么清悠。

     此次开宴是一人一席,席地而坐,不似现在中原盛行的风俗。

     酒过三巡,宾主开始叙话。

     鲁直不过才饮了一杯酒,却似乎已经醉了,眼白都隐隐泛红:“这么些年了,我才终于为故乡做了些许小事,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粉衣女子掩唇轻笑:“鲁桑身上也流淌着大宋的血液,只是母亲是我们东瀛人而已,就全当自己是东瀛血脉了吗?” “蝶子,岂可说出此等不敬之语?”中年男子训斥了粉衣女子一句,举杯对鲁直说道:“鲁桑不要介意,蝶子只是心直口快而已,并非有意。

    ” 鲁直连忙举杯,与他对饮,放下杯子感叹道:“不介意,不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