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关灯
给大臣住在京郊的房子最快也得夏天的时候才可能建成,甚至可能更晚一点。

     大臣们知道后对四爷感恩戴德,年纪大一点的臣子简直喜极而泣了。

     他们大冬天半夜爬起来从京城跑到圆明园上朝多不容易,冻得要死,也困得要死。

     如今四爷居然让九阿哥在京郊建一排房子租给他们,租金哪怕高一点,九阿哥也不至于让人租不下去。

     这个租金比城内客栈会高一点,不过有侍卫巡逻,十分安全,重臣们当官久了,也不至于手里一点钱都没有,这点租金还是给得起的。

     重要的是他们以后终于不用大半夜冷得要命,夏天的时候也不必在路上热得要中暑。

     从这个租住的房子坐马车过去园子只需要最多两刻钟,这比以前一个时辰简直方便太多了! 耿奕知道的时候京郊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还觉得九阿哥的脑瓜子特别好用。

     她今儿跟熹妃一起到齐妃这边的杏花春馆来赏花,弘历高兴坏了,看见一只蝴蝶飞过,正迈着小短腿追着跑,奶娘和宫女也在身后跟着,生怕他摔了。

     弘昼对蝴蝶兴趣缺缺,抬头看着或盛开或是含苞待放的杏花,还伸手指了指跟耿奕道:“额娘,花。

    ” 耿奕就笑道:“对,这是杏花,能吃。

    ” 听说能吃,弘昼扬起小脸看了一会,似乎怀疑怎么能吃? 齐妃一听就笑道:“之前听说能吃,我还挺惊讶的。

    ” 耿奕就解释道:“不但能吃,还能擦脸来着。

    ” 就是杏花刚开那么美,她们就辣手摧花是不是不太好? 哪知道齐妃二话不说就伸手去宅了几朵杏花下来,回头看两人没动手还奇怪道:“不是说摘杏花做菜还是擦脸的,要多少?” 当然不能只让齐妃一个动手,身边跟着的宫人都一起动手摘了起来。

     耿奕连忙道:“别只在一棵树上摘,分开来,每一棵树摘一点就好,盛开的杏花别都摘。

    ” 不然树上开着的杏花都给摘走了,不就光秃秃的吗? 远远瞧着,别的树上还盛开着,就中间连着那几棵树秃了,那就太难看了一点。

     齐妃笑了:“还是你想得周到,回头皇上要是来赏花……” 看着光秃秃的几棵树,不知道四爷看了怎么想,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脸色。

     宫人得令后就分散开去摘杏花,耿奕也没让人摘太多,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她们就几个人也用不了多少。

     齐妃却道:“难得来一趟,多摘点回去试着做一做,不是还说能擦脸吗?” 她听着就挺期待的,毕竟雪玉膏就那么好,难不成这个杏花做的更好吗? 耿奕就道:“若是脸上长了痤疮,杏花泡在清水里一周,捞走杏花,用浸泡过的清水来洗,早晚一次,很快就能好起来。

    ” “杏花晒干后磨成粉加入雪玉膏里面,再擦在脸上,皱纹和斑纹都能少上许多。

    若是每天都擦,皱纹就没那么快起来。

    ” 熹妃听得心动,齐妃更是如此,哪个女子不想一直保持青春美貌,肤如白雪还没有一根皱纹? 她们记下来,打算回头让宫女收集杏花后清洗一遍,泡上后每天洗脸,再磨成粉放进雪玉膏里每天抹上脸! 耿奕没注意到两人的神色,伸手摸了摸杏树的树干。

     这杏树确实是个好东西,杏花、杏子和杏仁都是常用的中药,味道略苦却没毒,对肺气肿、老年哮喘,甚至铁打损伤都有效。

     当初三国的名医董奉就极为喜欢杏树,救治贫苦的病人不收一文钱,只让他们种上杏树。

     病得轻就种一株,病得重痊愈后就种两三株,不知不觉就有十万多株的杏林。

     所以后人会称呼医者为杏林,就是来自这个缘故。

     耿奕让厨房做了杏花粥,又泡了几坛子杏花酒。

     因为杏花有些苦,她还添了不少糖进去。

     也不必很久,一周之后这杏花酒就能喝了。

     宫女们把一大片杏花林都摘了个遍,哪怕就每棵树摘一点,积累下来的数量也相当惊人。

     齐妃和熹妃带走一部分,用来磨粉擦脸和洗脸,余下都给了耿奕。

     耿奕就让宫人洗干净杏花后一半磨成粉备用,一半晒干后喝茶的时候放一点进去,也带着很淡的杏花香气。

     她看着晒干后的杏花太多,就给各处都送了一些。

     不过杏花哪怕加上糖,只放一点点,依旧有一股挥之不去的苦涩。

     齐妃和熹妃都不是很喜欢,皇后也是这样,倒是懋嫔很喜欢,每天都要泡上一壶。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年颇有些静修的关系,懋嫔很是吃得苦中苦的样子。

     耿奕很想劝懋嫔,虽说杏花是个好东西,也不必上赶着吃苦。

     懋嫔可能看出她的想法来,就微微笑道:“也不知道为何,旁人喝着苦,我喝着却颇为舒服,也没感觉到苦来。

    ” 耿奕听得有些意外,不过杏仁这个有些人喜欢,有些人就吃不下去,也是因人而异。

     见懋嫔喜欢,就让胡嬷嬷多包了一些已经晒干的杏花送给她。

     耿奕只让懋嫔要是喝完了,可以让宫女去园子摘花洗净后晒干,直接放进茶里泡也行,磨成粉再泡也可以。

     也能让厨房做杏花粥,都是不错的。

     懋嫔道谢后,带着晒干的杏花回去了。

     熹妃倒是十分意外懋嫔会喜欢这个苦味,很快就抛诸脑后了。

     因着西洋人得知新皇登基,特意送了不少礼物过来。

     一路好几辆马车运送到圆明园来,摆在空地上,熹妃十分感兴趣,就来找耿奕一块儿去看看。

     除了常见的钟表、座钟之类的,还有不少小东西。

     比如音乐盒,打开后拧了发条,就会有音乐响起,然后两个小人面对面跳舞,还时远时近,看得熹妃目不转睛。

     耿奕就发现桌上有一台显微镜,十分意外。

     她弯腰凑近镜子看了一眼,里头没放东西,就把指尖放了过去看了看。

     许久没见这个,耿奕还挺稀罕的。

     这时候西洋已经有显微镜了,在微生物方面估计有所造诣。

     就是这东西居然送这边来给四爷把玩,难道不是该送太医院去吗? 不过太医院的御医未必会用这个,也可能有些颠覆了他们的医学体系。

     见耿奕好奇,熹妃也凑过来闭上一只眼看镜片。

     耿奕挥挥手,让人摘了一片叶子塞到底下,熹妃忽然见有东西吓了一跳。

     仔细一看,她就好奇了:“叶子上竟然有如此多的脉络,这个小镜子能清晰可见。

    ” 耿奕顺手调高了倍数,熹妃再凑近看,发现叶子又变了。

     她满脸困惑道:“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