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关灯
自国君府归来,郅玄召来府令,告知自己将就封戍边的消息。

     “君上将丰、凉二地赐给我,并有诸多赏赐,不日将会送到。

    ” 听到郅玄的话,府令满脸惊讶,双手接过郅玄递来的竹简,看到上面记录的内容,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公子,如建新军,必会被六卿忌惮。

    ”府令担忧道。

     在西原国,公子戍边并不罕见,前溯几代都有公子戍边之事。

    消息传出,推崇战功的西原国人会对郅玄更为赞赏,他在国人中的声望必然更高。

     然而,前代公子戍边多是由三军中调拨甲士,再于领地中召集庶人充为卒伍和役夫。

    待到公子归国,军队自是各归各位。

    这样的安排既能确保戍边军队的战斗力,也能协调军权归属的矛盾。

     西原侯神来一笔,让郅玄建立新军,暂且不论这支军队能否建成,从源头上就是对六卿的一种挑衅。

     三军之外另立一军,脱出六卿掌控,试问卿大夫们如何能够轻易揭过? 从三军中调拨甲士相当于临时出借,待到戍边归来,军队仍将归还氏族。

    新成一军,还是从领民中招募,意味着六卿完全插不上手,至少明面上不行。

     此外,郅玄虽有三地,领民数量却十分有限,即使国君多赐下一百户,满打满算,国人也不超过千户。

    没有充足的兵源,撑不起完整的建制,反倒成为明晃晃的靶子,要承受来自氏族的怒火。

     从表面看,成立新军是郅玄占尽便宜。

     事实上,一旦他按照西原侯说的去做,马上就会站到六卿的对立面。

     可若是不做,他靠什么戍边? 竟是一个死结! 无论郅玄愿不愿意,这个陷阱都是无解。

     府令虽无大才,到底经历不浅,郅玄没想到的事,他一眼看穿。

     在郅玄年幼时,西原侯尚能领兵,采用雷霆手段压制氏族,有两家直接从西原国的版图上消失。

     或许是他太过强势,招来氏族的忌惮,才会几次遭遇刺杀。

     刺客当场自尽,根本无法查明身份。

    对外的说法是他国探子,实则早被怀疑是国内氏族所为。

     西原侯失去军权,再不能以强硬的手段压制氏族,方才另辟蹊径,在朝堂上制衡。

    现如今,这样的手段用到了郅玄身上! 府令将自己的想法道出,郅玄因此发怒,他也顾不得了。

     “公子,此事太险,稍有不慎则满朝皆敌!” 真到了那个地步,别说密氏羊氏,连中立甚至支持他的氏族都不会坐视。

     “起来吧。

    ”郅玄苦笑一声。

     该怎么说? 他还是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

    搞政治,他怕是连入门级别都够不上。

     认真反省一下,会猎归来之后他还是有点飘了。

    明明告诫自己要谨慎,还是被顺风顺水和称赞声迷了眼。

     在国君府时,他并非没有察觉到不对,却没有深想,反而笃定自己有能力跨过陷阱。

     结果呢? 现实给了他一个清脆的巴掌。

     “公子,仆妄